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体?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认为……非,即埋怨。) |
B.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忧:以……为忧。) |
C.天子适诸侯曰巡狩(适:刚刚。) |
D.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作:创作。)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
C.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
D.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景公悦,大戎于国 |
【小题3】下列选项全属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一项是( )
①无非事者 ②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③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④方命虐民,饮食若流 ⑤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先承齐宣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后借题发挥,提出了为民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观点。 |
B.文章第3段记叙生动,形象鲜明,人物对话很有个性,目的是塑造齐相燕子机制灵活和善于雄辩的形象。 |
C.晏子先引用谚语肯定君主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接着,晏子又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与治国相结合的,而现在的君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 |
D.孟子主要以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要与民同乐、与民同忧。 |
【小题5】翻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