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诗人隐居山中,在苍茫的暮色中关闭柴门,远望余晖。
B.“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世态炎凉。
C.颈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D.尾联写渡头炊烟升起,人们采菱而归,与颈联形成鲜明对比。
【小题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10 06:47: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天官:天上的星官。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②刁斗:行军中的工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③凤阙:指宫廷。④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这里借指敌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颔联承接首联,描写生动,仿佛可看到赵都督率领大军行进的情形,其中“鸣”字写出了威势,“出”字点明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
C.颈联一反前两联的具体描写,有些晦涩抽象,但不失其流畅自然,“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写鏖战,对比中表达爱国之情。
D.尾联以“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是写赵都督,更是写自己,表达了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
E. 这首诗与王维以往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不同,虽情真意切,却呈现笔力雄大、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5

(二)古代诗歌阅读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①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黍(shǔ):谷物名,古时为主食。饷东菑(zī):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饷:送饭食到田头。菑: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
②野老:村野老人,此指作者自己。争席罢: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③“海鸥”句:典出《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里借海鸥喻人事。何事:一作“何处”。
【小题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田家生活,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特点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B.前两联中,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色都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C.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写出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清苦孤寂,为结尾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D.尾联用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尚未能去心机绝俗念,仍在担心被人猜忌,在享受山林之乐的同时,却也难以免除尘世的烦恼。
E.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赏析这一联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