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①(其二)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②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③。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④。
注:①宋仁宗熙宁四年辛亥(公元1071年)苏轼任监官告院。御史以杂事诬奏苏轼过失,轼不自辩,乞外任避之。四月,除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此诗写于1073年春天,诗人出巡察所领各属县。②散材:语出《庄子•人间世》:“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lì)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③旆(pèi)钲:收兵的号令。④耦(ǒu)耕,指二人并耕。此处暗用《论语》中孔子令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A.首联扣题,用笔简洁,既概括写出作者山行之思,又勾画出诗人山行之态。 |
B.颔联以“散材”“疲马”自况,写出自己对官场倾轧的厌倦和对未来仕途的担心。 |
C.颈联话题一转,既写出春雨后茶农的喜悦,又表明自己作为父母官之清贫。 |
D.尾联中的“歧路”一语双关,明写山行迷路的事实,暗中透露出归隐之意。 |
A.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李白《子夜吴歌·秋 歌》) |
B.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杜甫《羌村》) |
C.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 |
D.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白居易《杜陵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