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愁
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匝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该诗首联追寻“愁”的踪迹,说它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
B.诗人认为“愁”最容易潜入的机会只有一条,即风雨摧花春归去,落英遍地孤者见,最能使人愁肠寸断,思虑万千。
C.颈联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将“愁”比作“万顷连天草”“千寻匝地丝”,将抽象的愁具体化,突出了愁的绵长、纷乱、令人难以摆脱的特点。
D.尾联写“愁”无处不在。“愁”如此气人、欺人、恼人,可是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姬歌妾舞、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除此之外,“愁”乃“人间何处不相随”。
E. 诗人把愁之踪迹、潜入时机、来时情状以及无处不在的态势状写得生动、形象、细致。通篇不着一“愁”字,却句句切题,犹如一首谜语诗。
【小题2】《宋诗略》评论这首诗写愁“有神无迹”。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05 06: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本下有“旅怀”二字。②.崔涂是江南人,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③.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官,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渲染了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用我送春归去,表达诗人凄楚的情怀。
B.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乡,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的愁苦,溢于言表。
C.尾联暗用五湖典故,含有归隐田园之意,深刻的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D.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小题2】颔联“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造语新奇,后人评价这两句诗为“以景传情,仅十四个字,却写得极有层次”。请简要赏析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