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环,字应乾,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苏州同知。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裹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竟败贼,俘斩百余。复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鈇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脰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土舍、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

(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节)

 (注)①三板沙:明代地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B.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C.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D.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所学课文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嘉靖二十三年”:属年号纪年法。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除年号纪年法之外,我国古代还有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生肖纪年等。
B.“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C.文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调动或晋升官职的意思。而“除臣洗马”“拜为上卿”两句中的“除”和“拜”则分别是“降低官职”和“授予官职”的意思。
D.《过秦论》中的“崤函”为中国古地名,是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滕王阁序》中的“彭蠡”指的是现在的鄱阳湖;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诗描写的则是我国名山大川中的泰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环一向精明能干。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时就很闻名,后来率领士兵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立下汗马功劳,也多次因功而升职。
B.任环勇于担当,敢于冲锋陷阵。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在宝山洋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
C.任环虽作战勇敢,也曾因犯错而受罚。先因同总兵官汤克宽未敢出击滞留的三百旧倭寇而遭弹劾,后因攻击倭贼时中了埋伏,被停了俸禄。
D.任环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且激励部属的斗志。他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
【小题4】把文言文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
(2)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8 07:4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翁姓王氏, 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悉取其先世所遗书付翁曰:“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翁闭门力学,尽读所遗书。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赵先生奇其志节,妻以族妹而劝之仕。翁曰:“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赵先生愧谢之。
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翁暇试取而究其术,为人筮,无不奇中。远近辐辏,县令亦遣人来邀筮。后益数数,日或二三至。翁厌苦之,取其书对使者焚之曰:“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令大衔之。翁因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不归者年余。时朝廷督有司访求遗逸甚严。部使者至县欲起翁。令因言曰:“王与准以其先世尝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之心。”使者怒拘翁三子,使人督押,入山求之。翁闻益深遁,坠崖伤足。求者得之以出。部使见翁创甚,且视其言貌坦直无他。翁亦备言其焚书逃遁之故。使者悟,始释翁。见翁次子世杰之贤,因谓翁曰:“足下不任,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遂补世杰邑庠弟子员。而翁竟以足疾得免。翁谓人曰:“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顾吾命甚薄,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又曰;“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因自号遁石翁云。
翁伟貌修鬓,精究《礼》《易》,著《易微》数千言。尝居秘图湖阴,遇“大有”之“震”,谓其子曰:“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表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至是翁没且十年,而世杰以名儒宿学膺贡,来游南雍。大司成陈公一见,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命六堂之士师之。俨忝与同舍,受世杰教益为最多,而相知为最深,因得备闻翁之隐德,乃私为志之若此。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
B.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
C.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
D.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说及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旧时指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也用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面。作者在王与准的名字前加“讳”,以表示对他的尊敬。
B.筮书,筮指古代用蓍草占卦:“龟为卜,策为筮”。筮书是古代记占卜方法的书。
C.邑庠,庠,古代的学校,特指乡学。邑庠在文中是县学的代称。
D.《易》,即《周易》,也叫《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是四书之一,五经之一,也是六艺之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先生惊奇于王与准的志向和节操,把表妹嫁给他为妻,并且鼓励他走上仕途。但王与准委婉表示无意于仕途,赵先生惭愧地向他道歉。
B.王与准之父因为父亲之死而不出任,王与准也不愿出任,县令认为他们对朝廷心怀不满,因此向部使者告发王与准。
C.部使想任用王与准做官,王与准逃到山的更深处,坠崖伤足,部使于是补录他的次子王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
D.王世杰凭借他的名望和才学被举为贡生,他到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把他当成朋友,而没有把他放在学生之列。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
(2)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报刘一丈书(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上下相孚①,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②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③,以此长不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注释 ①孚:信任。  ②刺:名片。③褊衷:狭窄的心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公倦,客矣   谢:谢绝
B.然后命吏纳之,则又拜    再:两次
C.官人幸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    顾:回头看
D.以此长不悦于长吏 见:被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不忘老父   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B.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入之   余扃牖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间道经门,则亦掩耳闭目   吾无意于人世矣
D.至“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   吾一日长乎尔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作者对长者“上下相孚,才德称位”的称赞深表感谢,同时,又谦虚地表示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B.“相公(权者)”气焰赫赫,贪污纳贿却又骄横虚伪,他是黑暗势力的代表。作者着重刻画他的傲相、伪态。
C.“守门人(门者)”狐假虎威,敲诈勒索,是一个贯会仗势诈钱的狗腿。对求进者是千方的刁难,神气得不得了。但是一得到银子盛怒全消。
D.本文的形象性和讽刺性很突出。画出了官场现形记的漫画,展示出一个上骄下谀的群丑图。“干谒求进”的典型化情节,突出了官场的实质,达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