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省试湘灵鼓瑟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该诗为唐玄宗天宝十年钱起参加进士考试的应试诗。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开头两句就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
B.动人的瑟声首先引来了水神冯夷,“冯夷空自舞”中“空自”二字,点出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诗人借这一句来表达世间知音难遇的落寞和感伤。
C.“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二句,乐曲进入最高潮,感情达到白热化。凭藉着诗人丰富的想象,湘灵的凄婉幽怨之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抒发和表现。
D.结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堪称“绝唱”。诗人以景结情,描写曲终人散后,那一川江水,几峰青山的明丽画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小题2】同样是写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画线句子在修辞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12 10:45: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悲剡溪古藤文

唐舒元舆

(1)剡溪上绵四五百里,多古藤,株桥逼土。虽春入土脉,他植发活,独古藤气候不觉,绝尽生意。予以为本乎地者,春到必动,此藤亦本于地,方春且有死色,遂问溪上人。有道者言:溪中多纸工刀斧斩伐无时擘剥皮肌以给其业。噫!藤虽植物者,温而荣,寒而枯,养而生,残而死,亦将似有命于天地间。今为纸工斩伐,不得发生,是天地气力,为人中伤,致一物疵疠之若此。

(2)异日过数十百郡,洎东雒西雍(1),历见言书文者,皆以刻纸相夸。乃寤见刻藤之死,职正由此,此过固不在纸工。且今九牧士人,自专言能見文章户牖者,其数与麻竹相多。听其语,其自重皆不啻掘骊龙珠。虽苟有晓寤者,其论甚寡。不胜众者亦皆敛手无语,胜众者果自谓天下之文章归我,遥轻傲圣人道,使《周南》《召南》风骨折入于《折扬》《皇葶》(2)中,言偃、卜子夏(3)文学陷入于淫靡放荡中。比肩握管,动盈数千百人,数千百人下笔动数千万言,不知其为谬误,日日以纵,自然残藤命易甚桑叶,波濂颓遝,未见其止。如此则绮文妄言辈,谁非书刻纸者耶!纸工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虽举天下为剡溪,犹不足以给,况一剡溪者耶?以此恐后之日不复有藤生于刻矣。

(3)大抵人间费用,苟得着其理,则不枉之。道在则暴耗之过,荚由横及于物。物之资人,亦有其时,时其斩伐,不为天阏。予谓今之错为文者,皆天阏判溪藤之流也。藤生有涯而错为文者无涯。无涯之损物,不直于刻藤而已。予所以取刻藤以寄其悲。

注释(1)东单西雍: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2)《折扬》《皇》:代指世俗音乐。(3)言偃卜子夏:都是孔子弟子,在孔门以文学见称。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日日纵 但刘日薄西山
B.温荣,寒而枯    吾尝终日思矣大
C.不知其谬误 冰,水之而寒于水
D.物资人,亦有其时 师道不传也久矣
【小题2】第(1)段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溪中多纸工刀斧斩伐/无时擘剥皮肌/以给其业
B.溪中多纸/工刀斧斩伐无时/擘剥皮肌/以给其业
C.溪中多纸工斧斩伐/无时擘剥/皮肌以给其业
D.溪中多纸工斧斩伐无时/擘剥皮肌/以给其业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涯之损物,不直于剡藤而已。予所以取剡藤以寄其悲。
【小题4】本文在说理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囗囗囗囗
【小题5】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