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经杜甫旧宅

(唐)雍陶①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注)①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诗人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地的生活,由景及人,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颔联对仗工整,诗人感慨只见旧宅,不闻新诗,“旧宅”“新诗”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的慨叹。
C.颈联中“尽”“迟”二字极其精妙,十分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对鸥鸟无情、马步迟缓的恼恨之情。
D.尾联写“山月”本就无知,夜来依旧照旧宅,诗人寓情于无情之物,又故嗔其无情,饱含深沉的感慨。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13 07:4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日:“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日:“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官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运上日:“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岩谏,因而获免。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日:“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蚩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日《谏苑》。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B.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C.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D.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人出生时取的,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文中指的就是皇帝到同州。
C.“疏”,在文中指古代- -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D.“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运体恤亲属,孝顺母嫂。他多年为亲属作保,使得沦为奴隶的亲属恢复自由身,长期侍奉母亲和寡嫂,因而孝名远播。
B.乐运忠诚正直,不欺瞒皇帝。当皇帝问乐运太子是什么样的人时,他据实回答是一般人,并指出左右近臣可以影响君主。
C.乐运不畏权势,敢于直谏。他带着棺材到朝堂劝谏皇帝,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宣帝大怒,准备杀掉他。
D.乐运仕途坎坷,著书明志。乐运因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能被任用为谏官,于是发愤著书,取名《谏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2)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 思
(唐)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龙堆:白龙堆得简称,指沙漠。③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④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意。⑤元戎,犹主将;⑥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⑦返旆:犹班师。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一位妻子在春日对出征的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C.为了寄托思念,抒发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笑独眠”意为楼上花枝也含笑而眠。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小题2】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