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红线传

袁郊

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调颇悲,其击者必有事也。”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嵩遽遣放归。

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釜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田承嗣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常令三百人夜州宅。卜选良日,将迁潞州。

嵩闻之,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曰:“主不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我承祖父遗业,一旦失其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再拜,倏忽不见。

嵩常时饮酒,不过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红线回矣。嵩曰:“事谐否?”曰:“不敢辱命。”又问曰:“无伤杀否?”曰:“不至是。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及寝所。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酣眠,枕头露一七星剑。剑前一金合。遂持之以归。既出魏城西门,见晨飙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于心期。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

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头边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挝扣门,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明日遣使赉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专膺指使,敢议姻亲?所置纪纲仆号为外宅男者,本防它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    

(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三百人夜州宅    直:同“值”,值守
B.主不寝食  遑:闲暇
C.聊于心期  副:符合
D.不复更贻伊戚:亲戚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军中的宴会上,红线告诉薛嵩她从羯鼓声中听出了打鼓者内心的悲伤。经询问,事实果然不出红线所料。
B.为了维护地方的稳定与安宁,朝廷采用了让节度使结为儿女亲家的方式来调解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C.田承嗣本无异心,红线盗盒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为打消薛嵩的疑虑以防不测,他送礼赔罪并解散了“外宅男”。
D.薛嵩的“日夜忧闷,计无所出”与红线的胸有成竹、不辱使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红线形象的性格特点。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
(2)不知汝是异人,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
(3)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小题4】红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13 12:00: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人。容貌魁伟,有筹策。属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扰乱关右,北海王颢率兵讨之,启思政随军。军事所有谋议,并与之参详。时魏孝武在藩,素闻其名,乃引为宾客,遇之甚厚。及登大位,委以心膂。迁安东将军。预定策功,封祁县侯。俄而齐神武潜有异图,帝以思政可任大事,拜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宿卫兵。思政乃言于帝曰:“高欢之心,行路所共知矣。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关中有崤、函之固,一人可御万夫。且士马精强,粱储委积,进可以讨除逆命,退可以保据关、河。宇文夏州纠合同盟,愿立功效。若闻车架西幸,必当奔走奉迎。藉天府之资,因已成之业,一二年间,习战阵,权耕桑,修旧京,何虑不克。”帝深然之。
大统之后,思政虽被任委,自以非相府之旧,每不自安。及河桥之战,思政下马,用长槊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时陷阵既深,从者死尽,思政被重创闷绝。思政久经军旅,每战唯著破衣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仍镇弘农。思政以玉壁地险要,请筑城。即自营度,移镇之。迁并州刺史,仍镇玉璧。八年,东魏来寇,思政守御有备,敌人昼夜攻围,卒不能克,乃收军还。以全城功,受骠骑大将军。
十二年,加特进、荆州刺史。州境卑湿,城堑多坏。思政方命都督蔺小欢督工匠缮治之。掘得黄金三十斤,夜中密送之。至旦,思政召佐吏以金示之,曰:“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太祖嘉之,赐钱二十万,思政之去玉璧也,太祖命举代己者,思政乃进所部都督韦孝宽。其后东魏来寇,孝宽卒能全城。时论称其知人。
初思政在荆州自武关以南延褒一千五百里置三十余城并当冲要之地凡所举荐威得其才。
(选自《北史 列传第五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思政在荆州/自武关以南/延褒一千五百里/置三十余城并/当冲要之地/凡所举荐/威得其才/
B.初/思政在荆州/自武关以南/延褒一千五百里/置三十余城/并当冲要之地/凡所举荐威得其才/
C.初/思政在荆州/自武关以南延褒一千五百里/置三十余城/并当冲要之地/凡所举荐/威得其才/
D.初思政在荆州/自武关以南延褒一千五百里/置三十余城并/当冲要之地/凡所举荐威得其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是官职的任免调动常用词,语义包括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这里是升职。
B.大将军、大都督、总宿卫兵都是官职名称,大都督魏晋南北朝称“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者,即为全国最高之军事统帅。南宋时亦偶有用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为执政官出任临时统帅之称。
C.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招幸特指皇帝对臣下的召见。近幸则多支帝王对嫔妃而言。
D.大统有天下一统,成就帝业之意,也可指军队统帅或者僧侣名。文中指天下统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武帝登基之前就听说王思政有才能,对他非常好;孝武帝登基后,更是把重要的部门和职位委任给他。
B.王思政向孝武帝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不如放弃洛阳,退守关中,时机成熟后再作打算,孝武帝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C.王思政认为玉璧地势险要,战略地位很重要,请求筑城为防御准备,他不但自己守住了玉璧,而且他推荐的韦孝宽也成功地守住了。
D.王思政在河桥一战中身先士卒,深入敌人阵地,他身边的人都死了,他故意穿破旧的衣服和盔甲,让敌人以为他不是将帅,才免于一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魏孝武在藩,素闻其名,乃引为宾客,遇之甚厚。
(2)思政之去玉璧也,太祖命举代己者,思政乃进所部都督韦孝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