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雉带箭

韩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注释)①野雉:野鸡。②翎:鸟的趄膀或尾巴上的长而硬的羽毛。③镞:箭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虽仅寥寥十句,却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分合交错地描写了射者、观者和被射物,整个打猎过程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B.首句写的是猎场的情境。重点突出一个“静”字,烘托了猎前肃穆的气氛,让人想象从猎人员屏气静息的神态和感觉危险将至的紧张心理。
C.首联第二句写野雉被猎火驱除草木丛后,一见猎鹰便吓得急忙又躲藏起来。“出复没”,三字逼真地写出了野雉惊惶逃窜的窘态。
D.尾联写射猎后官军齐乐,野雉坠地,与猎射前的静态描写形成强烈的对照。诗歌至此戛然而止,然余响不绝,韵味无穷。
【小题2】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将军之“巧”,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27 03:45: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
相师(_______)
君子不齿(_______)
作《师说》以之(____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欲人之无也难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圣人所以为圣 ②句读不知
C.①爱其子,择而教之 ②道之不复,可知矣
D.①群聚而笑之   ②官盛近谀
【小题4】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李翱书1

韩愈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时人也。

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归托乎?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此一事耳,足下谓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义者多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

嗟乎!子之责我诚也,爱我诚多也,今天下之人,有如子者乎?自尧舜以来,士有不遇者乎?无也?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势不便故也。仆于此岂以为大相知乎?累累随行,役役逐队,饥而食,饱而嬉者也。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然所爱于我者少,不知我者犹多,吾岂乐于此乎哉?将亦有所而求息于此也。

嗟乎!子诚爱我矣,子之所责于我者诚是矣,然恐子有时不暇责我而悲我,不暇悲我而自责且自悲也。及之而后知,之而后难耳。孔子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若仆无所依归,无箪食,无瓢饮,无所取资,则饿而死,其不亦难乎?子之闻我言亦悲矣。

嗟乎,子亦慎其所之哉!离违久,乍还侍左右,当日欢喜,故专使驰此,候足下意,并以自解。愈再拜。

(注)1本文写于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时李翱在长安,韩愈在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节度推官。李翱,中唐著名的古文家、哲学家。从韩愈学古文,实则处师友之间。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时人待我之情 酌:考虑
B.子之责我诚也 是:这样
C.将亦有所而求息于此也  病:担忧
D.之而后难耳   履:践行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家本来就穷困,最近又遭劫难,面对一家三十口的生计问题,韩愈陷入极其艰难尴尬的处境之中。
B.韩愈在京城度过的八九年里,生活没有,只能每天靠求人打发日子,这些让他当时感到羞愧的过往如今想来更是令他痛定思痛。
C.韩愈感叹自从尧舜以来,读书人就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一个人是很难让自己不受玷污而得到一个乐于接受的位置的。
D.韩愈认为颜回因为有孔圣人做他的靠山,而又有饭吃有水喝可以不死,不忧食而乐道是很容易做到的。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今年加长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
(2)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势不便故也。
【小题4】韩愈在给李翱的回信中主要表达了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