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士选
字舜卿,文炳次子也。幼从文炳居兵间,昼治武事,夜读书不辍。与宋兵战金山,士选战甚力,大败之,追至海而还。战数有功。宋降,从文炳入宋宫,取宋主降表及收其文书图籍,秋毫无所取,军中称之。为前卫指挥使,号令明正。未几,以其职让其弟士秀。帝嘉其意。宗王乃颜叛,帝召士选至行在所。乃颜军飞矢及
乘舆前,士选等出步卒横击之,其众败走。帝甚善之。
以中书左丞住镇浙西,察病民事,悉以帝意除之,民大悦。浙多湖泊,广蓄泄以备水旱,率为豪民占以种艺,故数有水旱。士选力开复之。拜江西行省左丞。赣州盗刘六十聚众至万余。士选请自往。但率掾史李霆镇、元明善二人,持文书以去。捕官吏害民者治之,民相告语曰:“不知有官法如此。”于是民争出请自效,不数日遂擒贼魁,散余众归农。遣使报于朝。左丞授之言曰:“
朝廷若以军功为问,但言镇抚无状,得免罪幸甚,何功之可言!”廷议深叹其知体而不伐。时用刘深言,出师征
八百熄妇国,远冒烟瘴,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溪谷之间不容舟车,必负担以达。民死者亦数十万,中外骚然。
士选乃独言岂得轻用一人妄言而致百万生灵于死地帝麾之起未数月帝闻师败绩慨然曰董二哥之言验矣吾愧之始为罢兵。士选平生廉介,自门生部曲,无敢持一毫献者。治家甚严,而孝弟尤笃。其礼敬贤士尤至。诸老儒及遗士,皆以书院之禄起之,使以所学教授。晚年好读《
易》,澹然终其身。每一之官,必卖先业田庐为行赀,故老而益贫,子孙不异布衣之士。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士选乃独言/岂得轻用一人/妄言而致百万生灵于死地/帝麾之起/未数月/帝闻师败绩/慨然曰/董二哥之言验矣/吾愧之/ |
B.士选乃独言/岂得轻用一人妄言/而致百万生灵于死地/帝麾之/起未数月/帝闻师败绩/慨然曰/董二哥之言验矣/吾愧之/ |
C.士选乃独言/岂得轻用一人妄言/而致百万生灵于死地/帝麾之起/未数月/帝闻师败绩/慨然曰/董二哥之言验矣/吾愧之/ |
D.士选乃独言/岂得轻用一人/妄言而致百万生灵于死地/帝麾之/起未数月/帝闻师败绩/慨然曰/董二哥之言验矣/吾愧之/ |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据本名的含义另立的别名。自称用字,表示谦虚。 |
B.乘舆,天子、诸侯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指马车。此处指皇帝的车子。 |
C.八百媳妇国,远离元境的一个小国,位于东南亚,因其王号称有八百多位夫人得名。 |
D.《易》,也称《周易》,属儒家“六经”“六经”另有《诗》书》礼》《乐》《春秋》。 |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士选勤奋努力,长而有功。幼时,他白天演武操练,夜晚读书,从不间断;与宋兵在金山决战时,他虽然失败,但还是勇追敌人。 |
B.董士选一生廉洁,性情耿介。他入南宋皇宫纳降,秋毫无犯;每次官职调动,都变卖祖上田产作为路费;元军劳师远征,他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 |
C.董上选忠于皇帝,礼贤下士。在乃颜叛乱,皇帝危在旦夕时,他率兵出击,救驾有功;对于老儒、遗士,他予以起用,使他们能把学问传给后人。 |
D.董上选善于治平,敢于担责。任职浙西时,他为民恢复湖泊原状;刘六十聚众叛乱,他惩治害民之官吏,使民归服且轻易制敌,识大体而不贪功。 |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书左丞往镇浙西,察病民事,悉以帝意除之,民大悦。
(2)朝廷若以军功为问,但言镇抚无状,得免罪幸甚,何功之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