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一 ②庭中始为篱,已
③一日,大母余曰 ④君子之也,如日月之食也
A.①②意思相同,③④意思不同。B.①②意思不同,③④意思相同。
C.①②意思不同,③④意思不同。D.①②意思相同,③④意思相同。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墙,凡再变矣 已:已经B.妪谓余曰 每:每次
C.先妣之甚厚 抚:抚养D.令人长 号:哭
【小题3】选出疑问句不同的一项(    )
A.儿寒乎?欲食乎?B.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C.壮士,复能饮乎?D.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小题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墙往往而是——隔墙到处都是
B.某所,而母立于兹——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
D.令人长号不自禁——让人长久地号叫禁也禁不住
【小题5】能够表现祖母关怀孙子的一组句子是(    )
①某所,尔母立于兹。     
②儿寒乎?欲食乎?
③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④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而朝,他日汝当用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小题6】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前,院子的南北是一个整体,后来分了家,院中开了许多小门,一变再变,院中有许多墙壁了。
B.老妪是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
C.作者和老妪对祖母的感情深厚,回忆祖母的话,都落下了眼泪。
D.祖母希望作者将来有一天能考上官,并把祖上留下的象笏交给了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26 08:4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西:___________ ②先妣:__________ ③过:__________ ④比:__________
【小题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客逾庖宴 ②某所,母立于兹
③儿成,则可待乎    ④先妣抚甚厚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小题3】翻译
①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②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封中宪大夫兴化府知府周公行状

归有光

公姓周氏,讳书,字存中。其先汴人。宋靖康末,扈跸临安。至贵一公,始家昆山之吴家桥。贵一生思聪;思聪生士贤;士贤生显;显生明,是为耕乐翁,有行谊,学士吴文定公铭其墓曰“刚直君子”。生四子:长讳璇,是为乐清翁;次讳玑,讳玉,讳衡。衡,太学生。家世孝弟力田,至太学,始用儒雅登上舍。然兄弟并以雄乡里。吴家桥在邑南千墩浦上。直桥并小溪以东,独周氏兄弟居之;殆成聚落,无他族。其南惟有晏翁云。

乐清生四子,公其也。母张氏。公甫冠,为晏翁婿。虽在宾馆,犹东西家也。每入定省,父母以其出婿,怜爱之,至则喜见颜色。少有志于学,为博士弟子,益自砥砺。以病,不卒业。其病痰喘,竟岁不愈。即愈,月复继作。然性孝友恭谨,不以病废礼。居母张硕人之,号毁骨立;诸儿为之劝解,哭愈哀。惟见相随擗踊,则稍慰,曰:“儿能助吾哀。”自是病日益深。乐清晚得末疾,不能行,又时时欲行。公旦夕扶掖,令诸儿读书于傍,以更代。乐清谓能将迎其意,喜曰:“吾有子有孙,死不恨矣。”兄弟友爱甚笃,不忍一日相离。仲兄尝病胀,舆舁至家,晨夕不去侧,汤药必躬调以进。其它内外宗党,待之曲有恩礼。见耆年,特如敬让。人有犯,辄自反,曰:“吾其有以召之也?”不与较。自为博士弟子不遂,居常悒悒。故尤勤于教子,师礼费不少靳;而规范之严,诸子循循,未尝识人间佻宕之习。仲子宪副君,自束发至于贵显,所至必与天下知名之士游。而居官律已,当世士大夫称之。繄公之教也。其为兴化知府,政成上计,得貤封如其官。金绯辉煌,然惴惴不敢当。自宪副君起进士,出守郡,至持宪节,专制海南,积官十余年,依然故庐,无一瓦一椽之增焉。仲兄之殁也,公已病亟,力疾往哭甚哀,公自是遂不复起矣。

(注)①繄:相当于“是”。②金绯:金印红袍,谓官服。③宪节:廉访使、巡按等风宪官所持的符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兄弟并以雄乡里    赀:钱财
B.以病,不卒业 克:攻克
C.不与较     置:放下
D.师礼费不少靳    延:聘请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古代有伯、仲、叔、季之分,即现代的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
B.定省:昏定晨省,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侍奉双亲日常礼节。
C.忧:特指父母的丧事。朝廷官员在父母去世时,多辞官归乡为父母守制。
D.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束发为髻。用束发代指成童之年,即二十岁。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世孝弟力田,至太学,始用儒雅登上舍。
(2)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小题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存中公的优秀品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遂 初 堂 记

归有光

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匾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好,为桓温所讥。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而崇陵末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形。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B.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C.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D.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公尝隐会稽  按:追究,查办
B.汝明偶王 勖:辅佐
C.违其好 夙:早年
D.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 孔道:大路,要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初堂建在无锡,书斋的名字取自孙兴公的《遂初赋》,宋光宗赵惇(葬于永崇陵)曾为其书写匾额相赐,尤文简的后代在没有找到书斋遗址的情况下重新修建了一个遂初堂。
B.“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为年老辞去职务,与“致仕”“乞骸骨”意思相近。
C.归有光说,“后之君子”虽已显贵但仍“不安其位”,不免产生退隐之思。欧阳修“位登两府”,而有“‘思颍’之诗”“‘归田’之录”,便属于这一类情况。
D.归有光由遂初堂这一书斋的名字,引发了自己对古人是隐居还是入仕的抉择的见解,虽是受人之托作记,但是却对书斋主人尤文简做了直接而严厉的批评。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封君传
归有光
①周封君者,广东按察司副使周美济叔之父也。其先海虞人,后徒昆山之茆泾。
②济叔少时,封君口授以书。比数岁,遣从师学。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率以为常。及济叔入郡学,念已自能进取,遂不复闻省。日取医卜,地理、星命书观之,尤精小儿痘疹,决死生,晷到不爽。晨起,焚香拜神。忌日祭祀,皆感伤悲泣。其为人诚朴,子贵,犹淡食布衣,与人谆谆皆平生语,人尤以是敬之。自推命数,年七十九。适生日值其所生年甲子,喜曰:吾当增寿一纪,可得八十九。至期,设祭祠诀祖考,无疾而终。
③初,济叔为尚书秋官郎,封君就养在京师。秩满受封,父子相随奉天门谢恩,观者叹息。内侍引入禁苑,徧观玉堂、神明、渐台、泰液之胜,饷以内珍,曰:“封君谢恩者盖少,况年逾八十,健爽如此者乎!”按送出长安门而别。及济叔出佥湖宪,封君尚随居蕲、黄间也。比徙蜀藩,送至长桥,曰:“吾老矣,不能从儿行也,旦暮迟汝归耳。”济叔至官,奉敕督理黄籍。邅迥二载,及海南命下,即上疏归养,下陇坻,倍道行。至家逾月,而封君殁。
④归子曰:济叔尝为余言,在蜀时,按行所部,经邛郲九折阪,又登峩眉山,云霞飞涌其下,下视东吴,何啻万里。诗有之:“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夙夜无已”,“犹来无止”。余论周封君事,盖伤人子之志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不复阅省 省:检查
B.晷刻不爽  爽:差错
C.内侍引入禁苑 引:延请
D.按行所部  按:追究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组成了干支纪元法。除了用于纪日,还可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B.祖考:“考”是对已过世的父母亲的尊称,文中的“祖考”,是周封君对已过世的父祖之辈的称呼。
C.秩满:“秩”是指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秩满”即官员任职期满。官员秩满,朝廷会对其进行考核,以定其升降。
D.疏:是朝廷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章、奏、议、表都是奏章,其名称不同,功能也不同。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
(2)其为人诚朴,子贵,犹淡食布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题4】根据第②段,概括周封君具有哪些特点。

同类题5

   沧浪亭

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记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

虽然,钱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官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

(简注)
①沧浪亭:苏州名园之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南,本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北宋庆历五年(1045)诗人苏舜钦(字子美)在园内造了一座沧浪亭,遂成为园名。沧浪,青苍色。②吴越:指吴越王,即唐末钱镠,官拜节度使。后拥兵自重,建国吴越,称吴越国王,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辖地包括今浙江、江苏西南、福建东北部地区。下文“广陵王”钱元璙系钱镠第六子(一说第四子)。③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这里指内城。④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孙承佑: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西)人,钱镠的孙子钱俶纳其姐为妃,因而擢处要职,性奢侈。⑤太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虞仲,古公亶父的次子。传说太王准备将幼子季历立为王,于是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就远避江南,遂为当地君长,成了春秋时吴国的开国君。⑥阖闾:春秋时吴国君主。夫差:阖闾之子,继阖闾为吴国君主。⑦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他投奔到吴国,曾辅助吴王夫差伐越。种、蠡:指文种和范蠡。文种,字少禽,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范蠡,字少伯,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⑧释子:佛教徒的通称。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弃了俗姓,以佛释迦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称为释子。⑨澌然:冰块消融的样子。澌,冰块。
(阅读指要)
本文记叙了沧浪亭的变化,并以它与吴越王时的宫馆苑囿作对比,说明士能垂名行载,其遗迹就不会澌然俱尽。文章不事雕琢,语言简洁明畅,能于平淡质朴中见出深意。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园于子城之西南(______________)  (2)淮海纳土,此园不废(______________)
(3)钱镠乱攘窃(______________) (4)及四世(______________)
【小题2】归有光和苏瞬钦都写有《沧浪亭记》,但两文内容不同:苏文是记述____________,归文是记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以苏子美的沧浪亭与吴越王时的宫馆苑园作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全文写毕四段本已结束,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又补加一笔为第五段。试简述补段的作用。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2)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