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逄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

(注)簪弁:籍,冠簪;弁,礼帽。二者都是官员身上的服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山中生活的回忆,流露出对好友独行未归的慨叹。
B.颔联中诗人感叹岁月流逝,黑发已变成白发,自己钟情的白云芳草也已经久违。
C.颈联中诗人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状态和昔日与林僧静夜长坐形成对比。
D.“昨日”句写诗人听闻李端已到京城,点出写作背景,暗合题中“见赠”二字。
【小题2】诗歌末句对朋友的叮嘱劝告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17 08:0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慕容绍宗,慕容晃第四子太原王恪后也。尔朱荣即其从舅子也。值北边挠乱,绍宗携家属诣晋阳以归荣,荣深待之。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固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绍宗对曰:“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荣不从。纥豆陵步藩逼晋阳,尔朱兆击之,累为步藩所破,欲以晋州征高祖共图步藩。绍宗谏日:“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高晋州才雄气猛,英略盖世,譬诸蛟龙,安可借以云雨!”兆怒,禁止绍宗,数日方释。及高祖举义信都,兆乃抚膺自咎,谓绍宗曰:“必用卿言,争岂至此!”后高祖从邺讨兆于晋阳,兆自缢而死。绍宗遂携荣妻子及兆余众自归。高祖仍加恩礼,所有官爵并如故。天平二年,行扬州刺史,寻行青州刺史。丞相府记室孙搴属绍宗以兄为州主簿,绍宗不用。搴谮之于高祖,云:“幕容绍宗尝_登广固城长叹,谓其所亲云‘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由是征还。元象初,进爵为公,除度支尚书。侯景反叛,诏绍宗节度三徐、二兖州军事,与高岳等出讨。于时景军甚焱。与景接战,诸将无肯先者,绍宗麾兵径进,诸将从之,因而大捷,景遂奔遁。西魏遣其大将王思政入据颍州,绍宗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等率军围击,堰洧水以灌之。未几,与丰临堰,见北有尘气,乃入舰同坐。暴风从东北来,远近晦冥,舟缆断,飘舰径向敌城。绍宗自度不免,遂投水而死,时年四十九。绍宗死后,三军将士莫不哀痛悲惋。赠使持节,谥日景惠。
(节选自《北齐书·慕容绍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B.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C.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困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D.及荣称兵人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州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名,此处称呼高晋州,是以对方在晋州任刺史称呼其人。
B.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节度是管理、调度的意思,唐代设立的节度使为地方军政长官,朝廷赐以旌节。
D.赠指追赠,是朝廷对有贡献的官员在退休时或对殉职、阵亡者给以官爵等荣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绍宗善于识人,反对联合高祖。尔朱兆想联合高祖共同对付步藩,绍宗认为不能给高祖发展壮大势力的机会,尔朱兆不听,最后被高祖攻讨。
B.绍宗不徇私情,遭到小人诬陷。孙搴请求绍宗委任兄长作州主簿,绍宗没有答应,于是孙搴向高祖进谗言,高祖产生疑虑,将绍宗召回都城。
C.绍宗勇猛善战,平定侯景叛乱。侯景军队人多势众,同侯景军接战后,诸将都不肯冲锋在前,绍宗则挥兵猛进,诸将紧随其后,取得大捷。
D.绍宗精忠报国,不幸以身殉职。王思政围困颍州,绍宗等人用水灌之法对敌,暴风扯断其乘坐船只的缆绳,船径直冲向敌营,绍宗投水自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
(2)兆乃抚膺自咎,谓绍宗曰:“必用卿言,今岂至此!”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僧道。本诗写作者访隐居山中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高远,春色无边,环境之清幽美好。
B.“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读书生活。
C.“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伤春之意。
D.“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 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小题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