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李太白杂言(节选)
(宋)徐积
乃知公是真英物,万叠秋山清耸骨。
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
戴乌纱,著宫锦,不是高歌即酣饮
饮时独对月明中,醉来还抱清风寝。
(注)①《唐才子传》记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②高歌酣饮: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第一句承接前文,给予了李白高度的评价,指出李白是真正的杰出人物。
B.“万叠秋山清耸骨”比喻新奇,耸峙的万叠秋山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心中诗仙的伟岸。
C.“醉来还抱清风寝”借描写李白醉酒之后抱清风酣然入眠来表现了李白的豪迈俊逸。
D.诗人借描写春风得意时李白戴乌纱、穿宫锦和痛饮高歌来展现了李白的高傲和狂放。
【小题2】诗人以诗论诗,“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29 04:3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渭上秋夕闲望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股,建立周朝。
【小题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地点,“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 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小题2】本诗颔联运用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定州阅古堂记

(北宋)韩琦

①庆历八年,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非择帅分治而并抚其民不可,始诏魏、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而定以不肖辱其选。既让不获命,至则竭愚修职,尚惧不能称上所以付与之意,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会郡圃有坏亭,岁久不葺,于是广之为堂。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阅古”为堂名。  
②夫古犹今也,古之人能成异政、立奇功,而今或不能者,何也?盖其待己也,必贤而足;其报䘵也,必利而安,持是以望政成而功立,不其难哉?如曰,古人能之,予反不能之,日夜以勉焉,又安有不至者耶?今予之所为也,诚以己之道未充,而君之禄殊厚,任重途远,惟仆踣之是虞。故在燕处之间,必将监古以自勉。
③其未至也,则虽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予方仰而愧,俯而忧,孰知夫乐之为乐哉!其少进也,则虽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予固得其道而处之,至于幅巾坐啸,恬然终日,予之所乐,恶有既乎?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旧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功名一立,不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其余风遗烈,可以传于简策,邈千万世而凛然如存,咸有耸慕之意,不以酣歌优笑之为乐,而以是为乐。而予也岂徒己之为益,是将有益于人。知我者,其以我为喜爽垲,遂娱赏而已乎?
④后来之贤,与我同志,必爱尚而增葺之,宜免夫毁圮污墁之患矣。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因B.则C.以D.且
【小题2】下列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人已经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
B.我接受朝廷的俸禄就必须担起重任不断前行。
C.我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
D.在公务之余闲居之时我也借鉴古人勉励自己。
【小题3】第③段画线的“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一语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小题4】文章第③段围绕“乐”展开,层层推进,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