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主要从以下六点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剪纸技艺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

(摘自项兆伦《用大历史观看非遗》)

材料二:

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统计情况

图1:少数民族非遗类型

图2:少数民族非遗分布情况

(改编自肖远平、王伟杰《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统计分析》)

材料三:

非遗保护传承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下而上”的。我国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多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非遗虽然被称为“遗产”,但又不像别的已经“固化”的遗产,它是仍然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的传统,也许已经老迈,却不是朽木;也许已见式微,却从未消亡。非遗保护传承的另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的。随着对非遗的重视,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

除了政府的引导,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我国的春节、泼水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之所以风行,就在于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的形象符号,圣诞歌和圣诞礼物的仪式营造,都成为商家“圣诞大餐”的内容,既调动起人们参与的兴趣,也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也要与时俱进,用好网路传播工具,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首先,互联网可以为民间工艺提供广泛的销售平台。互联网的链接功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平台的建立——使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实现无时空障碍的沟通。其次,民间工艺线上推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线下体验机会。再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个性化消费需求显著提高。互联网时代,商家可以利用消费数据的积累分析出商品的市场反响情况,对不同的消费者有的放矢,实现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摘自杨文博《民间工艺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张玉玲《活态传承需全民参与》)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遗项目的有效保护,有具体而明确的评判标准,其中包括实践活动,基本实践方式、传承人群等方面。
B.保护非遗必须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融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顺应时代不断创新题材。
C.材料二图1显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中,国家级非遗的项目类别呈现形式多样、数量不一的特点。
D.互联网时代,做好非遗保护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非遗项目本身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传播工具。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厘清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有利于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非遗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B.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与这些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居住有着密切的关系。
C.非遗保护传承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线索,二者平行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D.有些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性的节日,完全得益于产业的力量,最终达成双赢的良好效果。
【小题3】互联网时代,政府应当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20 09:01: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微笑曲线,即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是IT产业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碁”提出的理论。

材料二:

几乎全球每生产十部智能手机中就有一部由昆山制造,全世界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产自昆山。当前昆山正围绕“强芯亮屏”大做文章,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往高端走,使“老树开花”花更艳。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省单体投资量最大的外资项目。2017年,昆山友达光电更是成功研制出针对笔记本电脑的超薄超轻液晶面板,不仅在清晰度和厚度上做到了极致,还能比传统面板省电40%。友达光电还拥有一条可以将电视与电竞电脑大型屏幕的“清”与“薄”演绎到极致的生产线。在手机上,虽然目前市面上还是以带边框为主,但友达昆山2017年全部出货都是无边框的手机屏幕。据了解,某款曾引起轰动的国产品牌的全面屏手机采用的屏幕正是来自友达光电。

曾经的“缺芯少屏”一直是昆山信息产业创新的薄弱环节。2017年9月21日,昆山与中科曙光签约,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合作项目花落昆山高新区,首期建设年产100万台的安全可控服务器自动化生产线,给昆山集成电路产业链补上重要一环。这个基地形成了中国第一条智能无人工厂,自主创新研制的处理器将用于高性能服务器中,为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提供支持。同时为昆山补上电子信息产业“缺芯”短板。

(节选自2018年11月 《现代快报》,有删改)

材料三:

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榜单之首的江苏昆山,如今已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县域经济中的“模范生”、“领头羊”。其经济总量高达3500亿,相当于西部宁夏一个省份的GDP,与福建厦门、贵州贵阳、河南洛阳等知名城市的总量相当。人均GDP达21万多元,已超过张家港、常熟等苏州市的其它强县。

早在30年前,昆山还是一个血吸虫猖狂的农业县,甚至在苏州6县中屡屡排名老末。虽坐拥临近上海、苏州的地缘优势,当时昆山人却有着安于现状的想法。

1984年至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我国沿海12个城市设立14个国家级开发区。昆山作为农业县,自然不在此列。但苦于昆山“穷”到叮当响现状的昆山领导层,硬是在外界不解的目光中,出乎意料地在昆山自辟一块地,拉起了自费建设开发区的大旗。这一举动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

此后,昆山人在一片蛙声阵阵的农田上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开发区建设,拆迁、修路、建厂,一个个项目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开发区所有的建设都是自掏腰包。“富规划,穷开发”,这是当时开发区对外喊出的口号。

其背景是,那时候的沿海经济开发区,均有国家成亿投资。但蹉跎多年的昆山人,要不来这钱,也不愿等下去。在没有国家投资扶助的情况下,昆山县政府通过自筹、贷款、征收土地开发费等途径,筹集了1200多万元。最终,昆山的首创精神和务实作风得到了认可,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如今,这个开发区在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实力评比中位列第四,世界500强有20多家在开发区兴办项目。不仅如此,它也成为拉动昆山经济腾飞的最重要的“龙头”。

而如今,昆山面临的新时代命题是:怎么使高质量发展在昆山落地?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昆山正处在新一轮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昆山正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具备县域特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昆山科创中心,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节选自2018年7月 《人民网》,有删改)

【小题1】下面对材料一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在IT产业中,产品的试制开发等创新领域的利润空间最大,也就是产业附加价值最高。
B.在IT产业中,通过组装零部件而加工出产品的中游业务的利润空间小,也就是产业附加价值偏低。
C.在IT产业中,产品销售后的服务领域的利润空间也很大,产业附加价值也是比较高的。
D.通过整个IT产业微笑曲线图可以看出,企业要想发展得好,就必须选择产品研发和售后服务两个领域进行投入,否则企业就无利润可谈。
【小题2】下面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缺芯少屏”曾束缚昆山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如今的昆山正在笔记本电脑液晶面板、电视与电竞电脑大型屏幕、手机屏幕和处理器上大做“强芯亮屏”文章。
B.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后昆山一跃而成为全国百强县榜首,不仅经济总量相当于几个全国知名城市的总和,而且人均GDP超过了苏州其它强县。
C.昆山有着临近大城市的地缘优势,但是三十年前昆山人有着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经济水平在本地区六个县中常排在末尾。
D.昆山的领导层在没有得到国家投资的情况下,为改变“穷”的现状,通过多种途径筹集款项自建开发区,后来昆山又得力于国家政策,于是有了今天的喜人成绩。
【小题3】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条列举昆山发展过程中的可借鉴之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至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家具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期。明清家具用料讲究,造型简洁,榫精密,宛若天成,表明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登峰造极

评价一件古典家具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古典家具的材质价值

不同的材质价位差别甚大,直接影响家具的价值。例如紫檀属植物约有十五种,而传统认识中的紫檀只有一种,为印度南部迈索尔邦特产,学名“檀香紫檀”,出材率非常低,只有10%到15%,做小件家具的短材一般6.5到7.8万元一吨,做大件家具价位则在10到20万元一吨。在紫檀属植物中,除檀香紫檀外,其余材种皆归属于“草花梨”种群内,出材率达70%,其价格要低得多,只要几千元一立方。所以,确定材质,在评定家具价值时至关重要。

二、古典家具的科学价值

这在明式家具中反映得最为突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圈椅。其背板全部用厚板挖制而成,呈“S”形,它是根据人体背的自然曲线设计的。椅背后边柱上端微向后弯,搭脑正中亦向后弯,使后背形成100度至105度的背倾角。坐面多用弹性很强的藤席,人坐在上面,藤席受压下垂,与坐面前沿形成3度到5度的坐倾角,这个角度,按现代人体工程学研究,为人体休息最佳角度。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500年前的明代已经把家具的造型和人体各部的关系科学地结合起来。

三、古典家具的历史价值

无论何种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一般来说,年代越久其价值就越高。当然器物本身要有确的年代依据,如款。款识有年号款、购置款和纪念款等。有的器物虽无款识,但有史料或其它记载可证实其制作年代以及流传过程,也属于有准确纪年之物。这些有明确纪年的家具对我们研究各时期家具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古典家具的文化价值

数千年来,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其设计理念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一件优美的家具必须具备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它既是物质载体,又富有精神内涵。

总之,在评价一件古典家具的价值时,要在同类作品中反复比较衡量,确定它在同类物品中的地位,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取材于胡德生《谈谈古典家具价值》)

材料二

吉祥图案在家具上的运用大约起源于商周,至宋代已被广泛使用,明清更盛,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它不仅有洪福吉祥之内涵,更是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珠联璧合

中国古典家具吉祥图案的构成手法如下:

一、运用汉语谐音

利用汉语的谐音表达某种吉祥寓意,在吉祥图案的运用中十分普遍。例如“鱼”谐音“余”,“梅”谐音“眉”,“瓶”谐音“平”等。这样就可以组合成“吉庆有余”“喜上眉梢”等各种吉祥图案了。在有些图案中,将不同词汇中的同一个字转义成新的富有吉祥寓意的短语,然后再用相应的纹饰组合成吉祥图案。比如用百合花来组成图案,构成“百年好合”,寓意幸福开心一百年。

二、借用生物生态属性

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由于生态环境条件、遗传等因素,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态属性,人们就借物寓志,附会象征。例如,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又如鸳鸯雌雄成对、形影不离,用雌雄鸳鸯并浮水面来寓意夫妻恩爱;葫芦因其多子,故在民间被用来象征多子多孙之意等。

三、利用有代表性事物的象征寓意

用代表性事物来寓意吉祥喜庆,是吉祥图案对素材的直接应用,给人最为直观的祈福印象。例如金钱、玉石、元宝等都是属于财物象征的,表示对富贵的追求;再如玉器、鼎炉、书画和一些吉祥物配上盆景、花卉等装饰在家具上,寓意志趣高尚、品行优雅等。

四、直接应用吉祥文字

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都有较强的表现力,因此直接将吉祥文字装饰在家具上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常用的吉祥文字有“福”“禄”“寿”“喜”四个字,常与室内艺术品或屏风雕刻结合起来,体现出书法艺术和民族工艺的相应相生,颇具意味。

家具上很多吉祥图案综合运用了以上多种构成手法,含意更丰富,作品也更加成熟。

(取材于吕九芳、徐永吉的《中国古典家具吉祥图案》)

材料三

中国古典家具特别是明清家具,对现代家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硬木家具用材讲究,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外,不作大面积装饰,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和独特风格。而且明清家具表面上也很少使用油漆,仅擦透明的树脂或蜂蜡,追求其本身质感,达到“硬、滑、素、净”的艺术效果。

另外,明清家具装饰适度、繁简相宜,体现出一种少而精、以少胜多的简约美,虽然装饰性的附件少,却各自有着赏心悦目的内涵和形象。现在按这种简约思想设计的家具,都摒弃了豪华雍容的感觉,却更富于时代感;它们都本着“以人为本,简朴自然”的原则,针对现代人而设计, 更适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具体体现就是用最少的材料生产最多的产品,减少浪费,减少污染,达到最完备的功能。

明清家具所蕴含的文化感让设计者们分外关注。这种淳厚的文化气息在其质朴纯正、简洁明快的艺术禀性和优美形式中得到直接的体现。它的形成与当时的家具使用环境,尤其是园林建筑有关。当时园林建筑是文人雅士的文化社交场所,因此文人雅士往往会按照中国传统士族文化的审美理念参与园林的家具设计。这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决定了明式家具的设计风格。

总之,古典家具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不仅在“绿色设计”方面给现代家具很多启示,而且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体现着深入中国人骨髓的一种审美倾向。我们不应一味地去仿制,必须加以继承和创新,取其精华,把古典的、现代的、时尚的元素加以结合,充分考虑现代人追求生活化、功能化、人性化的需求,让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   

(取材于郑娟《浅谈中国古典家具及其特色在现代家具中的传承与发展》)

【小题1】对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榫卯:卯,读音为mǎo。
B.脊背:脊,全字共9笔。
C.确凿:凿,义同“言之凿凿”中的“凿”。
D.款识:识,“标志,记号”之意。
【小题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明代圈椅的设计中不能体现现代人体工程学的一项是
A.背板全部用厚板挖制而成。
B.背板造型呈“S”形曲线。
C.背倾角呈100度到105度。
D.坐倾角呈3度到5度。
【小题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古典家具上的吉祥图案,不属于谐音寓意的一项是
A.B.C.D.
【小题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出现的加点成语的替换,有误的一项是
A.宛若天成:可用“巧夺天工”替代。
B.登峰造极:可用“炉火纯青”替代。
C.珠联璧合:可用“并驾齐驱”替代。
D.相应相生:可用“相辅相成”替代。
【小题5】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下列表述不属于明清家具在“绿色设计”方面对现代家具的启示的一项是
A.用材讲究,一般都使用高级的名贵木材。
B.注重发挥木材本身具有的色调和纹理特长。
C.不滥加装饰,追求材质本身的质感和自然美。
D.繁简相宜,简朴自然,追求以少胜多的简约美。
【小题6】阅读小说《红楼梦》中的三段描写,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荣禧堂)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 。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
②(怡红院)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
③(秋爽斋)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根据上面《红楼梦》的选文,以及本大题三个材料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府家具多使用名贵木材,充分表现其生活的奢华、富有。
B.荣禧堂作为正堂屋,其家具陈设要更加高贵、气派、威严。
C.怡红院中四壁布满各种吉祥图案,是为了追求喜庆的气氛。
D.秋爽斋的布置典雅、大气,表现出主人的性格和文化修养。
【小题7】明清家具的“文化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上述三个材料加以概括说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难题。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今各路商家开始瞄上了用O2O平台改造“自行车”的机会,希望给“自行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共享单车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因而也越来越受欢迎。政府目前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不过,共享单车在政策和法规的监管上仍存在着空白。
(摘编自林俊《共享单车:出行的新宠》,《中国产经新闻报》2016年12月06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共享单车投放各大城市,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造成压力。一是数量巨大,给人以见缝插针、无处不在的感觉,使本就拥挤的城市公共空间进一步减小;二是乱放严重,社区里、人行道,乃至自行车道都有共享单车随意停放;三是竞争激烈,仿佛一夜之间,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被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占领了;四是一些儿童骑车上路或在小区骑玩,安全堪忧。
(摘编自《规范单车》,《山西日报》2017年08月08日)
材料四:
4月21日,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开始征求意见,针对的是其中提到的停车管理、账户押金监管、车辆准入和回收机制等问题。
《指导意见》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投放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及时退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车辆”,对此,摩拜单车回应称“完全赞同”,并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立即召回、全部销毁不具备卫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保障用户骑行安全,尤其保障12岁以下儿童安全。
《指导意见》还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开发电子围栏,利用技术手段加强车辆停放管理”,摩拜单车认为,这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指导作用,有助于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升级。在押金监管方面,摩拜单车表示,已经实现押金安全监管,将“100%确保全体用户押金安全”。
(摘编自王鹏《摩拜单车回应指导意见》,《新京报》2017年04月21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如何找车     怎样用车
A.共享单车    手机定位功能    扫描二维码取车还车并支付费用
用户规模 用户增速
B.(2016-2019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及预测)     迅速扩大    急剧降低
针对问题    出台目的
C.指导意见       停车管理、账户押金监管、车辆准入和回收等       鼓励规范发展共享单车
车辆准入    停车管理
D.指导意见       符合标准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   开发电子围栏,利用技术手段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由政府倡导的共享单车出行模式有效缓解了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网络技术的强大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B.材料一介绍了共察单车产生的背景及其使用方法,而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提到要关注儿童骑行共享单车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C.由材料四可知,共享单车行业存在单车质量不合格、押金退费难、单车随意停放、行业标不规范、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
D.摩拜单车对北京市出台的《指导意见》反映积极,完全赞同,表示实现了押金安全监管,确保了全体用户押金安全100%。
E. 这几则材料反映出共享单车投放到城市后的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群众对共享单车还是非常欢迎的。
【小题3】怎样才能促进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一条消失的河流的源头
阎豫昌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
河流虽然消失了,源头仍有清泉从地心喷出。
这不是一条无名小河的源头,而是古代著名的济渎。济渎东西两源汇合的清波曾经能够独流入海。《尔雅·释水》记载:“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如今,济渎源头的泉水,仍似珠玉般从地心涌出。今人不见古人面,但古人留下的笔迹和行踪,却是可以寻觅的。一串泉水如一串闪光的故事,诉说着古老的史实和神话。这儿曾使司马迁留连忘返,他在《史记·封禅书》写道:“四渎者,江淮河济也。”
我站在司马迁曾漫游过的济渎源头。这源头在至今犹存的豫北济源县的济渎庙里。庙里有几棵古老的汉柏,枝头的新叶仍然青翠芬芳,在它们两千多岁的年轮里,也许还收藏着司马迁的足音。
“四渎”和“五岳”一样,受到古代帝王隆重的封禅。济渎庙现存庞大的古建筑群,仍占地一百多亩,保留着清源洞府门、济渎神寝宫等七十多间宋元明清建筑。人们由此可以遥想它自隋代开皇二年兴建庙宇以来的繁荣。
醉心于畅游名山大川的唐代文人,曾于月夜泛舟济渎。如今,唐时的河道消失了,那歌吟却依然在《全唐诗》中回响: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濮泉数眼沸,平地清流通。
这是诗人李颀的歌吟。如今,诗人赞叹的那可通舟船的清流,只有那几棵两千多岁的“将军柏”在朦胧的月夜中、在如梦的忆旧中才能闪现吧?
“将军柏”当然也记得,那位名叫白居易的大诗人,倚在它的树干下,深情地注视着济渎的泉水向东涌流,放声长吟:
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这位大诗人从济水东流不到大海决不停留的奔腾向前之势,悟到了人生哲理。
济水哺育了两岸的百姓,也哺育了诗人文豪,给他们以哲理和诗情。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
这里,曾诞生过许多绚丽的神话。
济水源头,汇出的一潭清水曾被称为“小北海”,也是济渎神的“河宫”。皇帝和大臣们,曾毫不吝啬地向河宫抛下长长的金银项链,名曰“抛长生”,祈祷长生不老。
他们没想到,不但皇帝王公大臣要老,要死,连济水也老了,死了,消失了……
只有几座古碑,记载着海市蜃楼般的“济渎朝霞”的美景,叙述了一个从洞庭湖来的旅人向济渎神击石投书、传达玉帝命其行雨的神话。
令人叹息的是,如今济源县的年轻人,也许不明白他们的故乡竟是以济水之源命名的。济源县的地图上,也没有济水,甚至连济渎庙的标志也没有。
济读的泉水流进蟒河,蟒河又流进黄河。古代济水独流入海的河道,早被黄河吞没了。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
我的脚下,是济渎水汇成的小潭。潭上有石桥,桥畔可供凭栏观鱼的“灵渊阁”是古代帝王大臣们“抛长生”时投掷下金链的地方。
如今,这“灵渊阁”下的小北海,只有几个洗衣妇将肥皂泡涮进潭水,枯枝败叶和碎纸屑在潭中漂移。
何处去寻“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的济渎胜境?
谁能相信这儿竟是沉过金链、诞生过许多美丽神话、激发过古代第一流大诗人激情的济水之神的“河宫”?
由济渎庙西行里许,便是济水西源——延庆寺舍利塔西墙外著名的“龙潭”。这是出自王屋山的流水,出山后潜流地下,至此又从地心涌出,汇成济水西源。
此处被誉为“龙潭夜月”——济源八大景之一。那景色是:“潭水莹澈,夜间潭光塔影,相映如画。”
我来到这景色如画的西源一看,大吃一惊:“龙潭”周围的草坡上,支着一个个大铁锅,锅里煮着黑黃色的碱水,碱水里放着黑的白的羊皮。羊皮又拖到“龙潭”里漂洗,刚涌出地面的清泉,立刻被污染成一潭黑黄恶臭的污水。看来,人们的生计和致富,比保护自然环境更胜一筹。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
济水消失了,黄河吞没了它下游的河道。但是,黄河并没有吞没济水之源!济渎依然存在,泉水依旧涌出,为什么河南省分县地图册上都不再标示济渎了呢?为什么济读清源刚涌出地心,就变成一潭恶臭的污水呢?
这哭泣般依然涌着泪珠儿的济水之源呵,你也要消失吗?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它们两千多岁的年轮里,也许还收藏着司马迁的足音”中,“收藏”把抽象的足音化为可收藏的物品,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异曲同工。
B.如今济源县的年轻人不知道故乡的命名缘由,济源县的地图上没有标识济水和济渎庙,作者抚今追昔,指出了这就是济水今不如昔的深层原因。
C.文章中,古老的汉柏、“龙潭”等自然景观和济渎庙、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观以及神话传说、人文掌故等文献资料相映成趣,增添了文章的厚度。
D.曾经独流入海、繁华一时的济河如今已经消失,曾经清澈的济源如今已被严重污染,触目惊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的批判、对现实的忧思。
【小题2】文章引用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从文章结构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两个方面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战狼II》2017年7月27日晚8点01分正式上映:上映4个小时过亿,25小时过3亿,46小时过5亿,上映5天突破12亿人民币。上映第一周周末以合计1.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全球票房榜的冠军影片。仅7月30日一天,就拿下3.597亿,刷新了华语影史单日票房第一的纪录06亿元92亿元。8月8日,第12天观影人次突破一亿,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自1998年以来的观影人次新高。8月11日凌晨,票房(含服务费)突破40亿元,打破2016年周星驰执导的3D喜剧电影《美人鱼》此前创下的33.92亿元记录,打破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截至8月18日,《战狼Ⅱ》在中国市场的累积观影人次也正式达到了1.4亿,成功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北美市场观影人次1.38亿的记录,荣登“单一市场观影人次”全球榜首海外票房100多万美元,全球票房已超过《蜘蛛侠:英雄归来》全球票房成功跻身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也是亚洲电影首次入榜,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对该榜的垄断。

材料二:

吴京说,影片一开始那一场一镜到底的海中打戏,他差点淹死在海水中。因为他来海南多次,每次潜水都是带着氧气下潜的,但这次拍戏不能带氧气,为了下沉快,他还背了4公斤铅块,“沉倒是沉得快,可想换口气时却上不到海平面上,差点淹死!”单这一个镜头,就拍摄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吴京总共跳水26次。在第一次尝试“水下一镜到底”的拍摄时,他泡了13个小时没上岸。按理说,经历这次恐怖事件以后,吴京应该对电影要求水准“收敛”一点,然而并没有。越到后面的戏,一场比一场斗的凶残,一场比一场难度升级,这其中包括高空中管道行走、吊威亚空中撞击、附着炸点很近的地方飞起等等动作。而整片最不允许错过的就是“坦克漂移”。这项技术没有什么技术资料可查,坦克从小斜坡90度旋转并且猛烈撞击,吴京从坦克里滚出来。无论是对手戏还是悬念紧张感,迅疾有力的视觉让镜头有了层次感。而且还听说,吴京为了让观众体会生死之战的惊险,有很多可以用替身的镜头都亲自挨了打。会打戏的导演是有的,敢亲自豁命打的不多!为了让爆炸现场真实,最近的时候,吴京距离炸药只有1米。在拍摄过程中,吴京流血、受伤更是稀松平常的事。被钢板砸伤手臂,在高空管道上不慎摔倒,被碎石擦伤眼睛,手腕被卷进铁链……对于像《战狼Ⅱ》这样一部动作戏而言,无论做多少防护还是难免会受伤,但吴京坚持全部亲自上阵。吴京说他喜欢真实地拍,先爆炸,然后这边拿着吹风机一吹,那种感觉眼睛里露出来的无论是惊慌还是专注,是不一样的。这种真实的东西是比较难弄,这么多年中国观众被好莱坞的大片给堆积起来了观影经验,观众可是骗不了的,还是要用诚意,用真实来打动。

(搜狐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影片结尾,在镜头缓缓推近的一本中国护照旁,印着这样一段话。支撑这段话的,是近年来中国一次次从危险环境中成功撤离本国公民的振奋人心的故事:2010年,海地地震,中国政府包机将48名同胞安全送回祖国;2011年,利比亚动乱,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短短8天,35860名同胞全部安全撤离;2015年,也门战乱,中国派出3艘军舰,撤出中国公民613人……令世界惊叹不已的高效有序的国家行动,成为中国国力增强的有力印证。一位澳大利亚网友在某电影评分网站中给《战狼Ⅱ》留言写道:“令我震撼的是,中国军人不仅救走了中国公民,还同时救走了那些没有人理会、习惯了受人排挤的非洲人。”这份人道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同样有其现实依托。在也门撤离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巴基斯坦等10国公民225人平安撤离。护佑同胞撤离,参与世界维和,持续投入护航,面对一系列新时期的新任务,中国军人以血性与担当践行着“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铁血誓言。

(人民日报评《战狼Ⅱ》:中国军人铮铮铁骨已超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

材料四:

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了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铁流滚滚、鹰击长空,大国重器排山倒海,解放军将士意气风发,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展现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的强大气势。和朱日和阅兵一样,《战狼Ⅱ》也正是以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从实战的沙场,到银幕的战场,上演的都是英雄颂歌、铁血传奇。虽然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因个人原因被开除军籍,但“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当所在的非洲某国爆发内战,他和其他人一起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撤离战区。燃烧的热血,最让人沸腾。《战狼Ⅱ》中主角凌厉的拳脚间所体现出的强烈责任感,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了阳刚之美。冷锋式的果敢、硬朗,打出了动作片应有的刚猛血性,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而祖国这个关键词,更是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有网友感叹:原来爱国主义也可以这么震撼荧幕!我们前不久发表的任仲平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伟大队伍孕育伟大精神,扫除萎靡不振与精神衰败,塑造生机勃勃、强健刚毅的精神气质,唤起整个民族顽强奋斗、自强崛起的伟力和雄风。”从朱日和到“战狼”,呼唤的正是这样的一种雄毅刚劲的时代气质。

(人民日报:《战狼Ⅱ》为啥火得“不像话”)

《战狼Ⅱ》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的大片,冷锋再有虎胆,若无强大的国家机器作龙威,再怎么只身犯险,也无非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抖威风。该片好就好在,在枪林弹雨中,在一幕幕刺激眼球、震动耳膜的视听奇观里,俨然是个体和集体在相亲相爱,在深情相拥。

(凤凰网评)

祖国强大了,中国崛起了,中国人为自己国家感到自豪,这个民族自豪感、爱国的这种情绪,这把干柴在每个人心里面已经晒得透透的,我只是往里扔了一些火柴,然后就是漫天的大火。所有的观众的爱国情绪才是真正的这部戏的成功之处。    

(吴京)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报道《战狼Ⅱ》创票房新高的新闻时,无论是介绍放映的时间还是票房收益等都十分精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特征。
B.材料二中报道了吴京带铅块下潜差点淹死、危险的镜头也亲自上阵并多次受伤,这表明他践行了他自己的观点,“要用诚意,用真实来打动观众”,体现了一个称职的电影人的敬业精神和拼劲。
C.材料三列举近年来中国一次次从危险环境中成功撤离本国公民的振奋人心的故事,是交代《战狼Ⅱ》影片结尾中一本中国护照旁印着的那段话的背景,同时歌颂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D.材料四将朱日和阅兵式和《战狼Ⅱ》相提并论,旨在用《战狼Ⅱ》反衬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式展现的军人的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让网友感叹:原来爱国主义也可以这么震撼荧幕!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材料一提到《美人鱼》《泰坦尼克号》《蜘蛛侠:英雄归来》等影片,是说这些影片都比不上《战狼Ⅱ》,没什么看头。
B.从表达方式来看,材料一以说明为主,材料二以叙述为主,材料三夹叙夹议,材料四以议论为主,分别向读者介绍了《战狼Ⅱ》的票房收益、,出品人、导演、编剧和主演吴京为影片做出的努力,影片的故事背景和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C.结合材料三的内容,我们可知,在护佑同胞撤离,参与世界维和,持续投入护航,面对一系列新时期的新任务,中国军人以血性与担当践行着“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铁血誓言,正好展现了西方叙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蕴含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大爱与大义,有力印证了中国国力的增强。
D.材料四从不同角度对《战狼Ⅱ》火得“不像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不同人的评价各不相同。
E.由《战狼Ⅱ》的成功我们可以推测,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或许正是文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所在,也是文艺作品和时代、和社会、和人心互动的关键所在。
【小题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简要分析《战狼Ⅱ》取得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