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随着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一大批企业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已经成长为国际化的大型文化企业。国有文化传媒单位通过转企改制成为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中国电影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国有文化企业迅速成长,与民营、外资融合发展,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已经从培育阶段进入成长性阶段,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文化市场产品极度短缺的问题已经有了明显改观,形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2013年人均GDP达6400美元,已经越过了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物质产品消费为主向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并举转变,城乡文化市场日益活跃,各类文化活动此起彼伏,从而推动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就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还不强,在文化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如果以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来检验,当前很多文化产品叫好不叫座,存在结构性错位。因此,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供给增加来拉动市场,推广和引导市场消费,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利用价格杠杆作用充分释放公众的消费意愿,形成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经过新世纪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文化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在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中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像《中国好声音》等一批好节目的陆续问世,适应了大众文化特别是年轻人的文化艺术需求,也拉动了文化消费。但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依然突出,导致资源和要素配置不合理,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精品节目、品牌节目稀缺,部分文化产品价格虚高,影响对市场消费的拉动作用。一些文化消费产品鱼龙混杂,低俗、媚俗的娱乐化现象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文化消费行为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并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摘编自齐勇锋《文化消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015-03-05前线网)
材料二
(摘自刘春生《中国影视行业高发展背后:文化消费升级叠加互联网红利》2018—04—09新华网)
材料三:
为建设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提升文化企业整体水平和效益,引导城市居民扩大文化消费,滨海新区经过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成立了“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首期300多家文化企业加入联盟,将改变过去各自为战、无序竞争、定位不清等弊端。滨海新区将全面调动文化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文化企业间的合作共赢,为新区广大市民提供能看、能听、能玩、能买、能体验的文化盛宴,构建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流通、消费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注重创新创造,突出诚信为本,让文化企业和市民同时受益,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共享滨海新区文化资源。
(摘编自《滨海新区组建“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滨海新区政务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迅速成长的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外资融合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 |
B.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即将从培育阶段进入成长性阶段,形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态势。 |
C.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越过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
D.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市场机制在资源和要素配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拉动了文化消费。 |
A.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物质产品消费为主向文化产品消费为主转变。 |
B.材料二图表显示,2018年1月1日—2月21日,淘票票APP用户活跃度一直超过其他平台。 |
C.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化消费升级叠加互联网红利,大力促进了中国影视行业高速发展。 |
D.“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成立之前,该区文化消费市场存在各自为战、无序竞争、定位不清等弊端。 |
E.政府组建“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目的是整合资源,让滨海新区广大市民受益,共享文化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