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为之舟 芥:小草
B.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动气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者     阏:遏制,阻止
D.《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南冥者,天池 风之积不厚
B.则风在下矣  是陋室
C.正色邪 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负大舟也无力 时不至
【小题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鸟要在海动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大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小大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09 05:3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天之云  垂:悬挂。
B.置杯焉则 胶:着地。
C.而后乃今风    培:增加
D.榆枋而止 抢:触、碰。
【小题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现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⑤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⑥适百里者,宿舂粮
A.①②⑥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大小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同类题5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菌不知晦朔
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有鱼焉,其广千里
④当求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
A.①②读音相同,③④读音不同
B.①②读音相同,③④读音也相同
C.①②读音不同,③④读音相同
D.①②读音不同,③④读音也不同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知不及大,小年不及大年 ②蟪蛄不春秋
以知其然也 ④而彼且适也
A.①②意义相同,③④意义不同
B.①②意义相同,③④意义也相同
C.①②意义不同,③④意义也不同
D.①②意义不同,③④意义相同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冥灵:树名
B.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以久 特闻:独以长寿著名
C.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羊角:旋风
D.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穷发:最北的地方
【小题4】下列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可以分两层:第一层,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第二层引“汤之问棘”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
B.这段文字不是第1段的重复。在论证上,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
C.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这段文字,用“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对比,说明“大知”与“小知”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