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为________(国家)__________草原。
(2)A区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____________农业,B区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
(3)A区的农业经营方式以________为主,B区的农业经营方式以________为主。
(4)A和E共同的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其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2-01 05:38: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下表判断甲、乙地区最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游牧畜牧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B.旱作农业、牧场畜牧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地中海型农业
D.水田农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同类题2
图为“我国南方某平原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调整前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商品率高,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B.作物品种单一,以小农经营为主
C.单产高,劳动生产率高
D.集约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2】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B.劳动力数量减少
C.自然条件的改造
D.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同类题3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当地人民因地制宣挖土为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植桑,形成特色的“桑基”农业。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势低洼,河网密布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有肥沃的红壤
【小题2】近年来,该地区形成了农业用地与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错分布的景观,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C.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D.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湖南省水系图和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材料二 下图为湘江干流规划梯级开发方案纵断面图
(1)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请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该流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述湘江干流梯级开发对洞庭湖产生的有利影响。
(3)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类题5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美洲区域图
材料二 火地岛气候夏凉冬冷,年降水量地区差异显著,南部和西部无遮蔽地带仅有苔藓和矮木,中部有落叶山毛榉林,北部平原覆盖丛生草本植物。
材料三 斯怀亚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A海峡海流方向为
,乌斯怀亚的气候类型是
,火地岛南部和西部植被仅有苔藓和矮木的原因是
,
。(4分)
(2)描述火地岛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6分)
(3)分析火地岛养羊业分布地区及有利区位条件。(6分)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