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县令丞簿史题名碑记  [明]边贡

①武乡吴侯令阳信,以最称。收令与丞与簿若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而树之于其听政堂之东,时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

②顷之,村父老十数辈,长眉曳筇杖,聚观之,按其名而数焉。至某也,则瞿焉,曰:“是某也,真父母也。吾祖也,吾父也,尝事焉。吾赋税外无私征焉,吾举室休休焉。吾儿时尚及见也。今安得斯人者来焉,为父母焉。”言已,则已慨焉,歙焉,啜啜焉,泣焉,咄而思焉,爪其姓名弗忍移焉,恍焉若聆厥咳焉,盖与坐斯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者无以异也。又数之曰:“某也,某也。”则众也漠焉,若弗闻焉。又数之至某也,某也,则日:“是某也,三老役焉,某也者廷掾役焉,亦载名于斯也!”目以笑焉。又数之至某也,则出口唾焉,曰:“是吏而盗者也。”已,又嗔焉,怒焉,以杖戳焉,若将铲其名。

③或以告野史氏。野史氏喟焉,曰:“嘻!恶用是碑也乎哉!又恶用记乎哉!夫父老者之言斯尽矣。虽然,不可以不记也,亦不可以不碑也。使后之为令丞与簿若史者过而观焉,将问之父老曰:‘某循者乎?某良者乎?为若思也?某寻而常者乎?为若笑也?某酷者也?贪者也?为若怒焉者乎?’又思之曰:‘后之父老之指吾名也,将嗔焉乎?唾焉乎?漠焉而已乎?’盖问对之顷有感发焉,顾瞻之际有惩创焉,是侯之功也已。”

④侯名琦,字汝器,丁丑进士。其心也直以恒,其守也正以固,其政也仁以明,有父母之道焉。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观斯碑者将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歔且慨焉为之庙社以春秋焉盖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夏四月之(__________)  (2)用是碑也乎哉(__________)
(3)其守也正以(__________) (4)有父母之焉(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活用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以笑焉//臣少伪朝。B.猥以微贱//倚南窗以寄
C.园涉以成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D.琴书以消忧//其姓名弗忍移焉
【小题3】下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为若思也//复驾言兮焉求B.胡为遑遑欲何之//今臣亡国贱俘
C.农人告余以春及//急于星火D.乐夫天命复奚疑//而刘夙婴疾病
【小题4】对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观斯碑者/将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歔且慨焉/为之庙社以春秋焉/盖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B.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观斯碑者/将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歔且慨焉/为之庙社以春秋焉/盖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C.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观斯碑者/将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歔且慨焉/为之庙社以春秋焉/盖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D.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观斯碑者/将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歔且慨焉/为之庙社以春秋焉/盖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赋税外无私征焉,吾举室休休焉。  
(2)恶用是碑也乎哉!
【小题6】第②段“村父老”对历届官吏从□□到□□作了态度鲜明的不同评价。
【小题7】作者为什么对将历届县令、县承、县簿和县史的姓名刻于石碑上充分肯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21 08:4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游宝石山记

(明)都穆

壬戌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与予自山之阴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读书之轩,俯瞰全湖,一碧万顷,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而亦岂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余)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
A.蚓无爪牙之利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望西山,始指异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戍,是干支纪年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年为一周,称为一“甲子”。
B.山之阴,是山的南面;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这两者都与月亮的升落有关。
C.元学士黄晋卿,学士是掌管编纂撰述的官名;晋卿是字,称别人的字带有尊敬的意思。
D.“扬子江”是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河段的旧称,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
【小题3】请用“/”为画线文字断句。
予 情 愈 豁 飞 觞 痛 饮 巡 阑 忘 寐 盖 不 知 夜 之 几 何 恍 然 若 置 身 广 寒 清 虚 之 府 乐 可 言 耶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者,特悯其人,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选自《古文观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敌之出没 恣:任凭。
B.寻且罪罢去 坐:因罪受罚。
C.特悯其人,其志   矜:骄傲。
D.至于文词之不工   工:工巧。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父哭其子 鹏徙于南冥也
B.刻传之  后人哀之不鉴之
C.然孔子不遽遗之     求人可使报秦
D.能遗之也乎 吾还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沈青霞因上书责备当权者而被贬至边疆时,边疆帅府以下的将士面对敌寇的侵扰没有积极抵抗,甚至割己方阵亡战士和野行者的头颅冒充敌首领功。
B.沈青霞既愤慨边疆防务日益废弛,又痛恨将士任意残杀百姓,蒙骗朝廷,于是将边疆的经历和见闻写成诗篇以批判现实,抒发自己的忧愤。
C.“幽人”、“怼士”,分别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风”指《国风》,是不同地区的民歌民谣;“雅”指“大雅”“小雅”就是宫廷所用的正声雅乐。
D.文章叙议结合,既简要叙述了沈青霞的经历和其诗歌创作汇集刊刻的过程,又讨论了这些诗歌的文采词藻等艺术价值,认为这些诗篇将来会被人认可赏识。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呜 呼 集 中 所 载 鸣 剑 筹 边 诸 什 试 令 后 之 人 读 之 其 足 以 寒 贼 臣 之 胆 而 跃 塞 垣 战 士 之 马 而 作之 忾 也 固 矣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2)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