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联是说,卖松人把生长在深山大谷中耐寒的松树送到长安卖与那些住在翠楼中的富贵人家,作者能理解卖松人的这种求利心情。
B.诗歌的后两联是说,松树的“瘦叶”“淡花”是不被欣赏的,因为长安富贵人家喜欢的是妖艳媚俗的桃李。
C.作者对卖松人的不合时宜的做法进行了嘲讽,也对长安富贵人家不识松树价值的鄙薄进行了批判。
D.本诗写法上多用对比。比如“寒涧”“翠楼”的对比,“瘦叶”“淡花”与“桃李”的对比,更能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小题2】本诗语言婉中带讽,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28 08:31: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蠹化

(唐)陆龟蒙

①橘之蠹,大如小指,首负特角,身蹙蹙然,类蝤蛴而青。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或枨触之,辄奋角而怒,气色桀骜。一旦视之,凝然弗食弗动;明日复往,则蜕为蝴蝶矣!力力拘拘,其翎未舒。襜黑韝苍,分朱间黄。腹填而椭,婑纤且长。如醉方寤,羸枝不扬。又明日往,则倚薄风露,攀缘草树,耸空翅轻,瞥然而去。或隐蕙隙,或留篁端,翩旋轩虚,飏曳纷拂,甚可爱也。须臾犯蝥网而胶之,引丝环缠,牢若桎梏。人虽甚怜,不可解而纵矣!

②噫!秀其外,类有文也;默其中,类有德也;不朋而游,类洁也;无嗜而食,类廉也。向使前不知为橘之蠹,后不见触蝥之网,人谓之钧天帝居而来,今复还矣!

③天下,大橘也;名位,大羽化也;封略,大蕙篁也。苟灭德忘公,崇浮饰傲,荣其外而枯其内,害其本而窒其源,得不为大蝥网而胶之乎!观吾之《蠹化》者,可以惕惕。

(对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特:突出的。②翳叶:隐藏在叶下。③枨触:用物件触拨。④力力拘拘:行动迟缓、曲不伸的样子。⑤婑:帽带,喻蝴蝶的触须。⑥嬴枝不扬:贏,瘦弱;枝,通“肢”;扬,举起。⑦轩虚:高空。轩,高。虚,天空。飏曳:飘扬摇曳。纷拂:随意抖动(翅膀)。⑧蝥网:蜘蛛网。⑨钧天帝居而来:从天帝居住的地方来的。天,天的中央。帝居,天帝的住所。⑩名位,大羽化也;封略,大蕙篁也:羽化,指昆虫由幼虫或蛹化为成虫,长出翅膀,这里指蝴蝶。封略,即封疆,疆界,指国家分封给官吏的土地。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1)橘之 (2)气色暴   (3)习风露
A.(1)dù (2)lèi (3)yīn
B.(1)dǔ (2)1èi (3)ān
C.(1)dù (2)1ì  (3)ān
D.(1)dǔ (2)lì  (3)yīn
【小题2】第②段划线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3】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与《病梅馆记》相同,请简要说明。
【小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主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授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臾,裁决尽   俱:全都
B.谓紫微舍人齐流曰 顾:回头
C.以明皇太平之政   济:救济
D.近者倦于勤 稍:渐渐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才不及崇/皆美于徐公
B.爱身保禄从之/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犹且从师而问
D.君志之/尔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 委积:聚积,堆积
B.夫不肖用事 用事:执政,当权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   相与:互相,交相
D.公当出入为藩辅   出入:指出将入相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B.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戮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C.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媚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D.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姐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小题5】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崇才能出众,娴于政务,请假十余日,竟能导致政事堆积。
B.曹参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
C.卢怀慎为官清廉,以国事为重,向皇帝荐举贤能之士。
D.卢怀慎与姚崇同心协力,成就唐王朝的贞观之治。
【小题6】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联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2)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3)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李翱《杨烈妇传》(节选)

(注)①爨:烧饭。②蜚:通“飞”,蜚箭,即飞箭,流矢。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既又将陈州 盗:偷盗。
B.重赏以令死士,其必 济:成功。
C.侃率之以城 乘:巡视。
D.有蜚箭于侃之手     集:聚集、集中。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力不足,死,职也 若不阙秦,将取之
B.于是,召胥吏、百姓庭    吾每念,常痛骨髓
C.得吾城不足威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D.刺史上侃功 夫晋,何厌
【小题3】下面几句话,全都表现杨氏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①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②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③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⑥杨氏至兹犹存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⑤⑥D.①②④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叛军攻城,大敌当前时,项城县令李侃和妻子杨氏当机立断,率领百姓共同抗敌,最终保全了项城。
B.当李侃不知所为时,杨氏头脑冷静,劝丈夫带头守城。
C.杨氏为发动百姓,晓之以理,许之以利,并且亲自为军士做饭,激励了大家的斗志。
D.叛军败走的原因除了项城人民的英勇抵抗外,还因为损失了主帅,军中无主,失势而逃。
【小题5】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2)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