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①分:情分。②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
【小题1】对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侧重写荒村贫居的环境:秋夜沉沉,荒野空寂,旧业困顿,左右无邻,为全诗笼罩了冷寂悲怆的气氛。
B.颔联借“雨”“黄叶树”“孤灯”“白头人”等意象,烘托凄凉氛围,寄寓了孤苦无依、穷困潦倒的悲凉情怀。
C.颈联中“独沉久”写诗人长期离群索居、孤独落寞,“愧”字流露出因处境困窘而对卢纶无以为报的心情。
D.尾联写人的一生中与朋友相处总是会有聚有散的,就连亲戚间也难以避免,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情志。
【小题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21 07: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 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②鸂鶒(xī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③柘(zhè):一种树。树皮有长刺,皮可以染黄色,叶卵形,可以喂蚕,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池塘里森森蒲草,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为第四句“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烘托。
B.颔联写村庄前后到处是蓬勃生长的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显示物产的富足,村民生活的安宁和睦,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
C.颈联描写了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牧童吹笛和衣而浴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和蚕娘丰收的喜悦,又表现出牧童性格的顽皮。
D.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但是诗人却着墨于静,静中有动,景中有情,景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小题2】尾联“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岘山怀古
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注:①岘山,位于湖北襄阳城南九里,以山川形胜和名人古迹著称。山上的“堕泪碣”是西晋政治家羊祜的碑,因其深得民心,故百姓祭祀时望其碑莫不流涕。②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四川人。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③旧都:指古襄阳城,战国时襄阳为秦、楚交界之处。附近有诸葛亮居住过的隆中。下句的“城邑”、“津楼”均指代襄阳城。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怀古”的缘起,诗人骑马来远郊登岘山,眺望襄阳城。
B.三四句的“犹悲”、“尚想”,点明诗人“怀古”的对象和情感。
C.第五句的“遥”字,既表现楚地的辽阔,又表现“分楚”的久远。
D.九、十句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襄阳繁盛的慨叹之情。
【小题2】典故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下列怀古诗句中没有典故的一项是
A.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B.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 (汪遵《燕台》)
C.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D.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陈子龙《渡易水》)
【小题3】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因何“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