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①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崇光:美艳的光彩。
【小题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属于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诗句的解说
不正确
一项是( )
A.苏诗开头说海棠泛着美艳的光彩,香气馥郁如云雾缭绕。
B.“空蒙月转廊”既是说空濛的月色映衬了海棠的美丽,也暗示时间在悄悄流逝。
C.“只恐夜深花睡去”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D.白居易确定明天一准会风卷花落,所以说“明朝风起应吹尽”。
【小题3】这两首诗的末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相同细节?抒发了何种不同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25 06:1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李白和杜甫则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
B.白居易,字乐天,晚唐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
C.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与宋代的苏轼、柳永、姜夔等一样都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
D.田园诗的开创者是南朝诗人谢灵运,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后人称其为“田园诗人”。山水诗的开创者是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歌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创作。
同类题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
B.“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C.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所谓的“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辞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他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
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女子十八九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红楼梦》“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中的“总角”代指儿童时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小题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不合理的两项是( )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作者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时值夏季,让作者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
C.“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即还没有到秋天。
D.“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作者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E.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此联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此刻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
【小题2】秋虽未至,但秋思已先秋而生。诗人的“秋思”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4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B.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种树郭橐驼传》就是一篇纪传体的传记。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颈联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萋萋,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E. 尾联点出诗人最爱的风景,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绿意春光。与开头起点形成收尾呼应之势。
【小题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试分析颔联用字的妙处。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白居易(772-846)
苏轼(1037-1101)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