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小题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小题3】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琵琶声中塑造了诗人和琵琶女怎样的形象?
【小题4】结尾一段,诗人重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又为何“泪湿青衫”?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19 05:03: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五、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冷泉亭记 

白居易

①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②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③杭自郡域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英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小题1】白居易,号_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广不丈(____________) (2)人心情(____________)
(3)可足于床下(___________)  (4)可言哉(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开头四句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由面到点,写出亭的特点和位置。
B.本段将亭放在大背景与大环境下,使周围景物对亭起到烘托作用。
C.本段篇幅精短,句式整齐,列出各种景观,突出了亭的精巧。
D.本段文字简短而内涵丰富,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作用。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2)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小题5】文章第一段中突出体现“最余杭而甲灵隐”具体内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中画浪线的句子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手法表现这一点的。

同类题5

(五)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冷 泉 亭 记

白 居 易

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⑵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⑶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小题1】本文体材为“记”,请写出初中课文中所学的一篇“记”_____________。
【小题2】阅读第⑵段,请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根据文意,请分层概括冷泉亭“最杭州甲灵隐”的原因。
【小题4】本文题为《冷泉亭记》而在文末写“虚白亭”等四亭,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