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童子鸣序
归有光
越中人多往来吾吴中,以鬻书为业。异时童子鸣从其先人游昆山,尚少也。数年前,舣舟娄江,余过之。子鸣示余以其诗,已能出人。今年复来,吾友周维岳见余,为念其先人相与之旧,谓子鸣旅泊萧然,恨无以恤之者。已而子鸣以诗来,益清俊可诵。然子鸣依依于余,有问学之意,余尤念之。
尝见元人题其所刻之书云,自科举废而古书稍出,余盖深叹其言。夫今世进士之业滋盛,士不复知有书矣。以不读书而为学,此子路之佞,而孔子之所恶。无怪乎其内不知修己之道,外不知临人之术,纷纷然日竞于荣利,以成流俗,而天下常有乏材之患也。子鸣于书,盖历能诵之。余以是益奇子鸣。夫典籍,天下之神物也。人日与之居,其性灵必有能自开发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1)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如卿云轮囷,覆护其上,被其润者不枯矣。
庄渠先生尝为余言:广东陈元诚少未尝识字一日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以此知书之神也。非书之能为神也,古人虽亡,而其神者未尝不存。(2)今人虽去古之远,而其神者未尝不与之遇。此书之所以可贵也。虽然,今之学者,直以为土梗已耳。子鸣鬻古之书,然且几于不自振,今欲求古书之义,吾惧其愈穷也。岁暮,将往锡山寓舍,还归太未,书以赠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舣舟娄江,余过之 过:经过、路过 |
B.为念其先人相与之旧, 相与:相处、相交往 |
C.夫今世进士之业滋盛 滋盛:众多、兴旺。 |
D.余以是益奇子鸣 奇:认为……不同凡俗 |
A.然子鸣依依于余 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
B.纷纷然日竞于荣利,以成流俗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C.而其神者未尝不存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D.今欲求古书之义 填然鼓之 |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广东陈元诚/少未尝识字/一日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 |
B.广东陈元/诚少未尝识字/一日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 |
C.广东陈元/诚少未尝识字/一日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 |
D.广东陈元诚/少未尝识字一日/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 |
A.作者介绍与童子鸣交往的一些生活片段,欣赏童子鸣积极求学的精神,也为他的生计而担心不已。 |
B.自从科举被废除以后确实一些古书渐渐出来,作者深深叹服童子鸣说的这些话。 |
C.作者认为典籍是天下的神灵、怪异之物,每日与它们在一起,智慧必定有能够自行开发的机会。 |
D.作者强调读书的重要作用,批评世人忽视读书而去争相谋取功名利禄的不良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