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斋记

(清)刘大櫆

①天下之物,无则无忧,而有则有患。人之患,莫大乎有身,而有室家即次之。今夫无目,何爱于天下之色?无耳,何爱于天下之声?无鼻无口,何爱于天下之臭味?无心思,则任天下之理乱、是非、得失,吾无与于其间,而吾事毕(  )。

②横目二足之民,瞀然不知无之足乐,而以有之为贵。有食矣,而又欲其精;有衣矣,而又欲其华;有宫室矣,而又欲其壮丽。明童艳女之侍于前,吹竽击筑之陈于后,而既已有之,则又不足以厌其心志也。有家矣,而又欲有国;有国矣,而又欲有天下;有天下矣,而又欲九夷八蛮之无不宾贡;九夷八蛮无不宾贡矣,则又欲长生久视,历万祀而不老。以此推之,人之歆羡于富贵佚游,而欲其有之也,岂有终穷乎

③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所有者惟此身耳。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④旅居无事,左图右史,萧然而自足。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自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以“无”名其斋云。

注释:⑴瞀然:愚昧不明。⑵祀:年。⑶佚游:逸游。放纵游荡而无节制。⑷颛:蒙昧无知。⑸形容室内图书多。

【小题1】下列填入第①段括号处的虚词是
A.哉B.乎C.矣D.欤
【小题2】第②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小题3】下列对第②段中画线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难道会有最终贫穷的时候吗?
B.哪里会有终极穷尽的时候呢?
C.莫非会有最终结束的时候吗?
D.哪里会有最后完成的时候呢?
【小题4】第③段中“我皆不得而有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阅读全文,简析作者是怎样看待“有”与“无”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1:07: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惟贤,字哲卿,晋江人。万历二年进士。自清江知县拜南京御史。张居正既死,吴中行、赵用贤等犹未录。会皇长子生,诏赦天下,惟贤因请召诸臣。冯保恶其言,谪江山丞。保败,还故官。劾左都御史陈炌希权臣指,论罢御史赵耀、赵应元,不可总宪纪。炌罢去。又荐王锡爵、贾三近、何源等,皆获召。主事董基谏内操被谪,惟贤救之,忤旨,调南京大理评事。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夺俸有差。惟贤寻迁户部主事,历顺天府丞。二十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景王封德安,土田倍诸藩,国绝赋额犹存。及帝弟潞王之国卫辉,悉以景赋予王。王奏赋不及额,帝为夺监司以下俸,责抚按急奏报。惟贤言:“景府赋额皆奸民投献,妄张其数。臣为王履亩,增赋二万五千,非复如往者虚数,王反称不足,何也?且潞去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会典》言,皇庄及勋戚官庄,遇灾蠲减视民田。今襄、汉水溢,王佃民流亡过半,请蠲如例。”又言:“长沙、宝庆、衡州三军戍武冈,而永州、宁远诸卫远戍广西,瘴疠死无数。请分番迭戍武冈,罢其戍广西者。”帝悉报许。承天守备中官以征兴邸旧赋,请罪潜江知县及诸佃民,旨下抚按勾捕。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又请以周敦颐父辅成从祀启圣,诏皆从焉。入为左佥都御史,言行取不宜久停,言官不宜久系,台员不宜久缺。已,复言天下多故,乃自大僚至监司率有缺不补,政日废弛,且建言获谴者不下百余人,效忠者皆永弃。帝不纳。寻迁左副都御史。请早建皇储,慎简辅弼,亟行考选,尽下推举诸疏,俱不报。久之,以忧归。起户部左侍郎,未上卒。赠右都御史。天启初,谥恭定。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B.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C.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D.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夺俸,俸即俸禄,是官员所得的薪金,夺俸是一种惩罚措施,指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
B.卫,明朝军队编制制度的一种,明朝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统称“卫所”。
C.从祀,指陪祭。孔庙“从祀”分配享、配祀、从祀三个等级,其中从祀的人员为先贤和先儒。
D.言官,是封建官僚机构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负责监察考核各级官吏,劝谏君主的过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惟贤敢于弹劾,善于举贤。他弹劾了陈炌、赵应元等,推荐了王锡爵、何源等,趁皇上大赦天下时,请求召回旧臣。
B.郭惟贤实事求是,直言不讳。巡抚湖广时经过实际调查,他当着潞王的面反驳其奏言;皇帝让他勾捕欠赋佃民,他直言拒绝。
C.郭惟贤关心民生,为民请命。他在襄汉水溢时,建议援例减免佃民租赋,又进谏用香税抵潞王府欠俸,不增加百姓负担。
D.郭惟贤一心为国,多有建言。他建议罢除远戍广西,轮流戍守武冈;建议及时考核选用、补足官员,以扭转政事日弛的局面。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潞去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
(2)请早建皇储,慎简辅弼,亟行考选,尽下推举诸疏,俱不报。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题.

老 农 夫 说

清·戴名世

①顷余读书山间,西邻有农夫,年老矣,犹治田事甚勤,暇则休乎树下而卧焉,余尝视之,朴且鄙,然其意有以自得者。

②一日,余谓之曰:“汝劳苦田间,手足胼胝①,顾不识亦有所乐于此乎?”曰:“否也,然吾平生亦不知所为忧戚。吾侪②小人,生僻壤,未尝见世事,忽忽以老,筋骨之劳与夫风雨暴露之苦无岁无之,吾岂有乐哉?然而聊且治生,无饥寒之患,平居鲜与往来,终其身未入城市,虽贫且贱,无求于世。纵横荆棘之中,出入麋鹿之侣,以此往往习而自安。”

③余闻之而叹曰:“至哉乐乎!何谓不得□?”老农又曰:“吾幼未学书,曾不识字,其何敢望君?而君若有慕于余者,何也?”余闻其语,愈益慕之,因书其说。

(注释)①胼胝:手掌脚底因长期劳动摩擦而生的茧子。②吾侪:我辈。

【小题1】第③段方框内应该填入的虚词是( )
A.耶B.乎C.焉D.哉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余之曰(对……说)B.无饥寒之(担心)
C.然其有以自得者(意思)D.平居与往来(少)
【小题3】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老农夫勤劳劳作,生活无忧,心境平和无争。
B.老农夫对平凡的乡村生活有时感到无聊。
C.老农夫质朴,对辛劳的生活习以为常。
D.老农夫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引发了作者的感慨。
【小题4】第③段作者对老农夫的态度是先“叹”后“慕”,请用自己的话归纳“叹”和“慕”的具体内容。
【小题5】作者借农夫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无狭居记

刘大櫆

①昔姚君松谭先生读书渝水之上,固其室屋之浅小,而扁之曰“无狭居”。后先生以病归里。既谢世,而先生之子竹舫先生及其孙咏棠自县城徙居县境之东鄙;未数年复徙归于县城。凡历祖、子、孙之世,居四迁,而无狭居之名不废,所以见思先人之志,永矢不忘也。

嗟夫人之寄生于天地犹履迹之在雪居宁有狭不狭乎?余不及见松谭先生,而去年春,竹舫先生复以事客岭南,亦无缘由相见。独咏棠朝夕与处,每相与把酒笑谑歌呼,极往还之尔。入其室,芝草盈阶,而图书星列于几席。余竦然异之,咏棠慨然叹曰:“此吾祖所以所以名其读书之室,而吾父继之者也。今吾亦于此效占毕焉。吾祖吾父读书皆不达,至于吾则又何冀?”

③夫以咏棠之三世读书,而又能不忘其先人,则所以垂名千载之下,而归荣其祖父者,固在于此。余于咏棠乎望之!虽然方松谭先生名其室之时,岂知二十余年之后而余之为其记也哉?

注释:①占毕:诵读,吟诵。
【小题1】姚咏棠的居室沿用祖、父“无狭居”的名字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语句回答)
【小题2】用“/”给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断句。
嗟 夫 人 之 寄 生 于 天 地 犹 履 迹 之 在 雪 居 宁 有 狭 不 狭 乎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松谭先生室屋矮小却题名“无狭居”,有“何陋之有”的意味。
B.松谭先生带着儿孙们多次在县城和乡下间迁居,最后定居县城。
C.咏棠在县城里的居室,环境很清雅,几席之上到处都摆放着书。
D.咏棠认为读书并没有让祖、父仕途发达,自己读书也没有指望。
【小题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