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然而志于为文者其功必自八家始何以言之文莫盛于西汉而汉人所谓文者但有奏对封事皆告君之体耳。书序虽亦有之,不克多见。至昌黎始工为赠送碑志之文,柳州始创为山水杂记之体,庐陵始专精于序事,眉山始穷力于策论,序经以临川为优,记学以南丰称首。

(节选自刘开《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1)用斜线”/”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然而志于为文者其功必自八家始何以言之文莫盛于西汉而汉人所谓文者但有奏对封事皆告君之体耳
(2)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31 11:11: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若齐、梁绮语,宋人抟合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处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中求活计也。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凡此类,知者遇之;非然,亦胡突看过,作等闲语耳。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岂以“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为出处耶?用意别,则悲愉之景原不相贷,出语时偶然凑合耳。必求出处,宋人之陋也。其尤酸迂不通者,既于诗求出处,抑以诗为出处,考证事理。杜诗:“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遂据以为唐时酒价。崔国辅诗:“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求出处者,其可笑类如此。

(选自王夫之《姜斋诗话》,有删节)

注:①抟合:随意捏合。②圈缋:框框。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诗为文,重在立意,匠心独运,方能写出好作品。
B.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需要读者的细心体会 。
C.诗歌写景叙事,语言表达常带有偶然性,因而不可坐实求证。
D.相信“无一字无来历”,必求出处,体现了艺术追求的苦心孤诣。
【小题2】第二段多处引用诗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文意,作者评齐、梁和宋人的诗为“小家”的理由是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试分析文末“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句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趵突泉记

(清)怀应聘

①趵突泉者,在山东济南郊外,为天下奇观。其游而见之者,无不咄咄称异。余心向往久矣,而未得亲观其胜。

②甲子岁,余适齐鲁间,大中丞徐暾庵招余饮,即偕游趵突泉。泉有三穴,中间相去不数十步,其水自三穴中涌出,各高二三尺。怒起跃突,如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相下。喷珠飞沫,又如冰雪错杂,自相斗击。呜呼!水之劲挺一至此哉!

③夫水,柔物也。方之则方,圆之则圆;挹之则盈掬,挥之则散落;环之则为池沼,决之则为川流。狎弄挠拢,无不如意。即深如长江,险如黄河,为人患害者,莫有加焉。然不过因风鼓浪,触石生涛,挟鱼龙诸怪物以自雄耳。假使无风石之险,无鱼龙诸怪物以助其势,其为平流直泻者,与众水无异也。曾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如趵突泉者哉?呜呼!世有戴天履地,目视日月,耳辨声音,手持足行,生而命为人者,无不有心、有性、有情、有识,其为浩然之气,更当何如?而一遇君国大故,濡忍不决,生死一迫,随即披靡,逐波顺流,往而不返,曾不若兹泉之介然自立,足以厉廉耻而砥节行也,岂不哀哉!呜呼!同一水耳,谁实使之然邪?岂润下之名水不乐居,故以至柔之质而发为至刚之概,以自见其奇邪?抑水亦有不平于中而怒气迸发,排空直上,势不可遏,如荆卿悲歌,渐离击筑,壮士发冲冠时邪?泉之上有吕祖阁,亭中题咏属对,后先唱和者不一人。余今与暾庵相对,不能无感于兹泉矣,故记之。

【小题1】全文围绕着一对矛盾展开,它们是“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
【小题2】趵突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的力量来自:(用自己的话概括)①_______②__________
【小题3】第③段中的“岂不哀哉?”“哀”指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4】“以山水抒怀抱”是我国古代游记的一大传统。请结合上文对此进行简述。
【小题5】这篇文章论述具有雄辩性,读来气势恢宏。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加以鉴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翀,字子翚,邓州顺阳人,从萧克翁受学。克翁隐居不仕,有学行,为州里所敬,尝梦大鸟止其居,翼覆于轩,明日翀至。翀始名思温,克翁为易命名,以符梦兆。从京兆萧渼游,其学益宏以肆,翰林学士姚燧以书抵渼曰:“燧见人多矣,学问文章,无足与子比伦者。”于是渼以女妻之。
延盐五年,拜监察御史,时有旨凡以吏进者。例降二等,从七品以上不得用。翀言:“科举未立,人才多以吏进,若一概屈抑,恐未足尽持平之议。请吏进者,宜止于五品。”许之,因著为令,时宰相铁木迭儿专事刑戮,以复私憾,翀因谢病去。
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翀为强起,文宗之入屯,大臣问以典故,翀所白近汉文故事,众皆是之。文宗尝字呼于晕而不名,命翀与平章政事温迪罕等十人,商论大事,日夕备顾问,宿值东庑下。文宗虚大位以俟明宗,翀极言:“大兄远在朔漠,此真有阻,神器不可久虚,宜摄位以俟其至。”文宗纳其言。
迁集贤学士,诸生素望翀,至是相贺。弟子员初入学,以羊贽,所贰之品与羊等。翀曰:“与其餍口腹,孰若为吾党燥湿寒暑之虞乎?”命撙集之,得钱二万缗有奇,作屋四区,以居学者。诸生积分有六年未及释褐者,翀至,皆使就试而官之。
帝师至京师,敕朝臣一品以下皆乘白马郊迎,大臣俯伏进觞,帝师不为动,惟翀举觞立进曰:“帝师,释迦之徒,天下僧人师也。余孔子之徒,天下儒人师也。请各不为礼。”帝师笑而起,举觞卒饮,众为悚然。帝问翀:“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帝曰:“然则儒贱耶?”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谷,可一日阙哉!”帝曰:“善。”
翀状貌魁梧,不妄言笑,其为学一本于性命道德。居国学久,论者谓自许衡之后,能以师道自任者,惟耶律有尚及翀而已。
(选自《新元史》列传第一百八,有删减)
【注】①翀(chōng), 人名,意为鸟向上直飞,翚(huī)。②文宗,元武宗次子,泰定帝崩于上都,权臣用用事,逾月不立君,卷铁木儿等于大都起事。因武宗长子(后来的元明宗)该离漠北,乃迎其弟于江陵,且宣言已遣使北迎帝,以安众心。③帝师:元朝皇帝从吐蕃请来喇嘛充当的一种最高神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翀因谢病去   谢:拒绝
B.其学益宏以肆   肆:延伸
C.无足与子比伦者 伦:匹敌
D.所贰之品与羊等 贰:不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州里所敬   高租为亭长,素易诸史
B.于是渼以女妻之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
C.皆使就试而官之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D.帝师,释迦之徒 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
B.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
C.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
D.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翀认为当时“从七品以上不得任用吏员”的旨令不利于朝廷选拔人才,所以建言将限制到五品以上。
B.古人的名用于自称或尊长者称呼卑幼者,字用于称呼平辈或尊长,文宗用字称呼鲁翀,说明他对鲁翀的尊重。
C.帝师到京城时,众大臣俯首伏地极尽尊敬,唯往鲁翀站立敬道,并随帝师一饮而尽,这表明了他的为人率真和不拘小节。
D.面对皇帝关于三教地位的询问,鲁翀以五谷喻儒教,似抑实扬,巧妙说明了儒教一日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问以典故,翀所白近汉文故事,众皆是之。
(2)与其餍口腹,孰若为吾党燥湿寒暑之虞乎?
(3)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项羽本纪》)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容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