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李太虛

(1)江右李太虚为诸生时,嗜酒落拓,而家甚贫。太仓王司马岵云备兵九江,校士列郡,拔太虚第一,引见之,谓曰:“吾固多子,择师无若子者。远在娄东,子能一往乎?”李许诺。次日即遣使送至家。

(2)时王氏二长子已受业同里吴蕴玉先生。蕴玉者,梅村先生父也。而太虚教其第四、五诸郎。两人共晨夕甚欢。梅村甫髫龄,亦随课王氏塾中。李奇其文,卜为异日伟器

(3)岁将,主家设具宴两师,酒半,出所藏玉卮侑酒。李醉挥而碎之,王氏子面加诮让,李亦盛气不相下。席罢后,谓吴曰:“我安可复留此!”遂拂衣去。吴知其不能行也,日蚤起,追于城闉,出馆俸十金为赠。乃附贾舶归。然所赠赀,大半耗于酒,及抵家,垂橐萧然,亟呼妇治具。妇曰:“吾绝粮已久,安所得粟?忆君去后,犹存故人酒一罂。请佐君软饱可乎?”妇往邻家觅薪,李即发罂。罂内产一芝如盘,紫光煜煜。喜且愕曰:“此瑞征也,顾酒败不可饮奈何?”挹之,则清冽异常。乃泛白独斟。妇负薪归,则罂已罄矣。

(4)是秋登乡荐,明年成进士,入词馆.数载后,以典试复命过吴门。王氏子谒于舟次,李亟询吴先生近状,是时梅村亦登贤书,因购吴行卷,携以北上,为延誉京师。辛未,村遂为太虚所荐登南宫第一,及第第二人,年仅弱冠。蕴玉先生享荣养者三十年,可为疏财敦友之报。而岵云诸子,自司马没后,家渐替矣。

(注释)①南宫:指礼部会试。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岁将 (2)翼日蚤起
【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远在娄东
A.顾忌
B.顾及
C.照顾
D.只是
【小题3】下列句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王氏子面加诮
A.讥讽
B.躲避
C.责备
D.谦让
【小题4】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赠费 垂橐萧
B.喜愕 示赵弱怯也
C.司马没后   抚军不忘所
D.携北上 具告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小题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梅村甫髫龄,亦随课王氏塾中。李奇其文,卜为异日伟器。
【小题6】李太虚是个有才,_____,_______的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0 04:11: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父彻,举后唐进士,至左拾遗。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
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
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年六十四。
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节选自《宋史·王祐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
B.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
C.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
D.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科举考试当中的最高功名。明清时期,由通过乡试合格的贡士参加殿试,被录取的三甲都称为进士。
B.汉,是指五代时期的“后汉”,五代是唐宋之交的混乱时期,司马光编辑的《新五代史》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C.户部,中国古代六部之一,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长官为尚书,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D.卒,意为死亡,按照身份不同,死亡的说法不同,皇帝死称“崩”,有爵位的人死称为“薨”,士的死称为“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王祐很有文才。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帝也对他的文章称赞有加。
B.王祐很受皇帝重用。征讨太原时,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赵普举荐王祐处理,一切才变得井然有序。
C.王祐刚直敢言。在为符彦卿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
D.王祐有政治远见。王祐用宇文融的事劝说卢多逊不要和赵普作对,卢多逊不接受,后来果然身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2)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

同类题2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也。兄潮,为县史。唐末群盗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闻潮兄弟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军校。绪性猜忌,部将有材能者,多因事杀之,潮颇自惧。军次南安,潮说其前锋将曰:“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 今绪雄猜,将吏之材能者必死,吾属不自保朝夕,况欲图成事哉!”前锋将大悟,与潮相持而泣。乃选壮士数十人,伏篁竹间,伺绪至,跃出擒之,囚之军中。绪后自杀。
绪已见废,前锋将曰:“生我者潮也。”乃推潮为主。是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泉人苦之,闻潮略地至其境,而军行整肃,其耆老相率遮道留之,潮即引兵围彦若,逾年克之。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泉州刺史。景福元年岩卒,其婿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审知攻晖,久不克,士卒伤死甚众,审知请班师,潮不许。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唐即以潮为福建观察使,潮以审知为副使。
审知为人状貌雄伟,隆准方口,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乾宁四年,潮卒,审知代立。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唐亡,梁太祖加拜审知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是时,杨行密据有江淮,审知岁遣使泛海,自登、莱朝贡于梁,使者入海,覆溺常十三四
审知虽起盗贼,而为人俭约,好礼下士。王淡,唐相溥之子;杨沂,唐相涉从弟;徐寅,唐时知名进士,皆依审知仕宦。又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审知同光三年卒,年六十四,曰忠懿。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
B.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
C.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
D.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耆老”指老人,多指德高望重者。如:《三国志·吕蒙传》:“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
B.“观察使”是唐后期设置的地方军政长官,负责考察地方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宋代观察使为虚衔。
C.“仕宦 ”,指做宦官。如《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D.“谥”,指古代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审知兄弟有勇有谋,无所畏惧。兄弟俩因为有才干,被已攻陷固始的寿州人王绪召至军中,并安置下来,后被任命为军校。
B.王审知能成就大事,因其兄助。王审知攻范晖不克,要求班师被王潮拒绝;又请求王潮亲自督战,王潮欲亲自上阵攻城,他受激励,亲自率军攻破城池。
C.王审知相貌奇伟,为人谦和。王审知身材魁梧,鼻高方嘴,常骑白马,军中称其为“白马三郎”;虽然从盗贼起家,但为人节俭,喜好礼仪,对待士人谦和。
D.王审知吸引士子,重视教育。他招揽了不少名士前来投奔,其中包括王淡、杨沂、徐寅等人;他还修建了四所学校,教育闽中优秀的士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
(2)审知岁遣使泛海,自登、莱朝贡于梁,使者入海,覆溺常十三四。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政和四年,用材武试崇政殿,授河北队将,戍燕。高宗以大元帅开府,檄统先锋援京师。

建炎元年,从张俊讨任城寇李昱,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乃脱。擢阁门祗侯。俊置靖胜军,以密统之。平赋董青、赵万、徐明等,累功转武节郎、左军统领。金兵陷扬州,士民随乘舆渡江,众数万,密露立水滨,麾舟济之。苗傅之变,破赤心军于临平。金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扬沂中与殊死战,败之,进武功大夫,升统制。

绍兴元年,李成、马进扰江、淮,俊复遣密大破之,成、进皆北遁。赐金带,转亲卫大夫、康州刺史,总管泾原马步军.平张莽荡,寻诏入卫。十年,金犯亳、宿,从俊营合肥,出西路,时水潦暴涨,涉六昼夜始达宿,与敌遇,败之。

明年,敌分兵犯滁、濠,密进击之,且命张守忠以五百骑出全椒县,伏篁竹闻,敌疑,宵遁。密引兵出六丈河,断其归路,又败之。进中卫、协忠大夫,和州团练、防御使。寻拜宣州观察使,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主管侍卫步军。

海寇朱明暴横,密授张守忠方略曰:“海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之耳。”守忠用其计,明降。进定江军承宣使、崇信军节度使,以年老转太尉,拜开府仪同三司。明年,领殿前都指挥使,献本军酒方六十六所,积钱十万缗,银五万两助军用,诏奖之。上疏告老,以万寿现使奉朝请。

隆兴二年,进少保致仕.俄报金复犯准,诏密再为殿前都指挥使。初,敌声言航海,朝论选从官视舟师,撤禁旅防守,密不为动,迄如所料。和议成,罢为醴泉使。

乾道元年九月,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少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统先锋援京师    檄:檄文
B.阁门祗侯 擢:提拔,提升官职
C.士民随乘渡江    舆:船
D.成、进皆遁 北:败北,败逃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赵密“材武”的一组是(  )
①用材武试崇政殿  ②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  ③赐金带,转亲卫大夫、康州刺史    ④引兵出六丈河,断其归路,又败之 ⑤密授张守忠方略曰:要在拊定之耳
⑥(朝论)撤禁旅防守,密不为动,迄如所料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密才武过人,战功卓著。宋徽宗政和四年,赵密以才能和勇武在崇政殿应考,授任河北队将,驻守燕。在高宗建炎、绍兴年间,屡立战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B.赵密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绍兴十年,在宿州和滁州两次打败敌军,并授意张守忠降服了海盗朱明;绍兴十一年献出自己军队的酒坊、积钱作为军用。
C.赵密处事审时度势,多次建功立业。对外能够抵御金兵的入侵并适时议和;对内能够平定盗贼李昱、叛军苗傅、赤心军和张莽荡军的叛乱,并能够安抚海盗朱明。
D.赵密的威望十分高。隆兴二年,本已退休,随即上报金兵又侵犯淮,诏令赵密再任殿前都指挥使,赵密不被动摇,最终正像他所预料,和议达成,才退休。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俊遣密及扬沂中与殊死战,败之,进武功大夫,升统制。
(2)海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