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⑴《小琉球漫志》十卷,筠园先生官凤山时所著也。凡海中日月之出没,鱼龙烟云之变幻,与夫都邑地理人物鸟兽草木之奇怪,风俗言语之殊异,莫不一一笔记。间为诗歌,以发其羁旅之情。题曰《小琉球漫志》。小琉球,凤山山名也。

⑵先生少以诗名天下,天下言诗者,咸推先生。尝游太学,以不遇而归。年几五十,始教谕德化,可谓穷矣。居二年,调凤山。凤山在海外,荒凉僻陋,不可一夕居;而人文之乔野,又特甚焉。岂天欲先生昌明诗教于重洋,而使薄海穷壤,咸知国家雅化之盛与?抑欲使奇观异闻,得先生雄伟恢闳、绝伦特出之才以志之,以为史氏之采择与?则是志也,岂非海隅一代之典籍哉!

⑶家泰,先生婿也。复从事先生之门,得亲承教诲,且习先生之诗尤深。今读是志,因叹先生之才,不得施于朝庙,作为雅颂,荐道圣世功德,而纪载祗此。然其雄辞丽句,照耀后世;后世读者,与退之潮州诸诗、子厚永柳诸记及东坡海外文字何异?则先生斯志,岂犹是星槎、瀛涯胜览诸小说稗编,仅供观听也哉?岁在柔兆阉茂之余月,子婿徐家泰谨跋。

【小题1】概括第⑴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2】作者盛赞《小琉球漫志》,因为作者认为它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
【小题3】关于筠园先生和他的《小琉球漫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曾在荒僻野蛮的凤山做过两年官。
B.先生教化百姓,传播文明,记录奇异。
C.志的语言雄奇美丽,足可见先生之才。
D.徐氏感慨先生遭遇和才华,为之写跋。
【小题4】第⑶段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小题5】依据本文,针对筠园先生或凤山,用“不幸”和“大幸”,写一段40字左右的文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1 01:48: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博窥经史,兼览谶纬,注《孝经》,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察孝廉,州举秀才,司徒辟,皆不就。正光四年,初镇江左,上疏荐谨。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及太祖崩,孝闵帝践.祚.,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

(节选自《周书•于谨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 指掌破之
B.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 指掌破之
C.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 指掌破之
D.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 指掌破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以西为右。江表则是指长江以北的地区。
B.践祚,在古代专门用来指帝王即位登基,类似用语还有践极、践统、践国、践位等。
C.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D.谥即谥号,始于西周,是帝王、大臣、名士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通读经书史籍,注释《孝经》,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倚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制定了伏击的计策并打败了拔陵军队。
C.元晏在太后面前进谗言,说于谨虽智略超人但却有图谋不轨之心。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于谨,于谨因此被捉拿归案。
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
(2)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