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臾,裁决尽    俱:全都。
B.谓紫微舍人齐浣曰    顾:回头。
C.以明皇太平之政  济:救济。
D.近者倦于勤  稍:渐渐。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自才不及崇 / 皆美于徐公
B.而:爱身保禄从之 /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焉: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 君何辱讨
D.其:上览表,益加悼惜 / 谓妻曰
【小题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 委积:聚积,堆积。
B.夫不肖用事 用事:执政,当权。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    相与:互相,交相。
D.公当出入为藩辅    出入:指出将入相。
【小题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以卿坐镇雅俗耳。
(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
B.崇曰:“然则竟如何?”
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
C.一遵其法,无所变更。
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
D.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
没有顾及到国家的安全和危险,的确是有罪的行为。
【小题5】请把材料一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小题6】当时有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也有说他是“吃闲饭的宰相”的意思。司马光则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1 09:58: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文言文说理文本阅读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徵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

贞观三年,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惟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知。故《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陵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太宗曰:“《易》云:‘劳谦,君子有终,吉。’诚如卿言。”诏赐物二百段。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六》)

【小题1】对文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朕则以为正自守谦恭  合:应该
B.汝惟不,天下莫与汝争功 伐:讨伐
C.在身有不是之事 傥:如果
D.靡不有初,鲜有终  克:能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中国古代帝王常用庙号。汉代以后,王朝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通常为“太宗”。文中的太宗是唐太宗李世民。
B.《易》,古代有《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现在的《易经》一般即指《周易》。
C.唐虞,传说中上古明君舜和禹的并称。舜有孝道,是“二十四孝”之首,禹治大水有功,二人都是通过禅让制获得君位的。
D.给事中,中国古代官名。顾名思义,供职于宫禁之中,常常陪伴于皇帝左右,给皇帝提供咨询,唐朝时给事中隶属于三省六部中的门下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文记录了唐太宗与大臣魏征、孔颖达的对话,对话中有多处引用,无论是舜告诫禹的话,还是引用《易》《论语》的名言,都是引用来说明谦虚的道理。
B.魏征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诤臣,在这篇文章中,唐太宗对他表达了天子应常谦常惧,不要自高自大的道理,魏征马上提醒他要始终如一,一日慎过一日。
C.孔颖达认为,《论语》中“有若无,实若虚”的意思是,即使自己有知识有能力,表面上却不表现出来,这样谦虚的美德,是天子庶人都应当共同遵守的。
D.对于太宗皇帝的疑问,孔颖达引经据典,一一作答,总结自古以来骄傲亡国的教训,向太宗皇帝进言,获得太宗皇帝的认可与奖赏。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红白牡丹

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般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幕,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挥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互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
B.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明月,在风的吹动下,水面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
D.尾联写只怕下次重来之时,和这次所见的景象就大不相同了,风吹牡丹,香消花落,只能见到凋零在地、衬着绿草的残花了,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之情。
【小题2】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运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