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娄师德,郑州人,为兵部尚书,使并州,接境诸县令随。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驿长恐,对曰:“邂逅浙米不得,死罪。”尚书曰:“卒客无卒主人,亦复何损。”遂换取粗饭食之。

师德检校营田,往梁州,先有乡人姓娄者为屯官,犯赃,都督许钦明欲决杀。众乡人尚书,欲救之。尚书曰:“犯国法,师德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明日宴会,都督与尚书俱坐,尚书曰:“闻有一人犯国法,云是师德乡里,师德实不识,但与其父为小儿时共牧牛耳,都督莫师德宽国家法。”都督遽令脱枷至。尚书切责曰:“汝辞父娘,求觅官职,不能谨洁,知复奈何!”将一碟堆饼与之曰:“噇却,作个饱死鬼去!”都督舍之。

后为纳言,平章事,又检校屯田,行有日矣,执事早出,娄先足疾,待马未来,于光政门外横木上坐。须臾,有一县令,不知其纳言也,因诉名,与之并坐。令有一子远觇之,走告曰:“此纳言也。”令大惊,起曰:“死罪。”纳言曰:“人有不相识,法有何死罪?”

李昭德为内史,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乃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狄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取材于《朝野佥载》《唐语林》等)

(注)①噇chuáng却:吃完退下。②纳言:古官名,即侍中,门下省长官,掌管出纳王命。③狄梁公:狄仁杰,唐代武则天时政治家,死后追封梁国公。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邂逅浙米不得 邂逅:仓猝,突然
B.众乡人尚书 谒:拜见
C.因诉名  身:自己的
D.朕不知卿 比:一直,从来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接境诸县令随  尚书切责
B.都督舍之      发怒曰
C.非碌碌人成事  命左右取筐箧
D.都督莫师德宽国家法    执事早出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客无卒主人
客人仓促而来,不能责备主人仓猝无备
B.都督遽令脱枷至
都督赶忙命令给犯人解去刑具押进来
C.叵耐杀人,田舍汉!
不可忍,急死人,乡巴佬!
D.卿知所自乎?
你知道自己的原因吗?
【小题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犯国法,师德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
②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小题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师德出使并州,和当地官员一起吃饭。
B.乡人之子犯罪,娄师德也当面严加训斥。
C.娄师德因体胖而行走缓慢,被同僚讥讽。
D.狄仁杰为争相位而对娄师德长久地排挤。
【小题6】唐代张鷟《朝野佥载》评价娄师德说:“纳言直而温,宽而栗(严),外愚而内敏,表晦而里明。”请结合文意,选择一点,做具体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3:1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瘅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洗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顧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A.首联通过描写大庾岭的情景,切合题目“过岭” 二字。诗人离开京城长安,长途跋涉,才来到大庾岭上,顿感天长地阔,宇宙无穷使诗人不免产生“去国离家”将为“异域之人”的感叹。
B.诗中有多处景色的描写,以自然澹远之景表现游子浓郁的深情。其中“白云”写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似“浮云”般漂泊不定的感慨:“群雁”则写出了自身的孤独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C.《围炉诗话》亦评说道此诗:“诗乃心声,……言心之词,岂能尽出于高华典重哉!”沈佺期的七律,素来被认为高华典重,但此诗却不同于那些应制之作,它体现出了“朴厚”的初唐风气。
D.颈联“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上句通过描写南海风高浪急,写出了作者自身处境的凄凉;下句“北望”似与朋友谈心,表达作者对杜审言的深刻的思念,也抒发了自身不堪回首的孤寂之情。
E. 尾联“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回应首联,是写京都长安与岭南流放地之间山重水复相距万里,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不满。
【小题2】诗歌颔联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诗人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