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二首①(其一)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②,苑边高冢卧麒麟③。

细推物理④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①曲江:长安城南游赏胜地。作此诗时杜甫因屡次进谏,被皇帝疏远冷落。②巢翡翠:指楼堂废弃,引来翡翠鸟作窝。 ③卧麒麟:指墓前麒麟状石雕因荒废而倒卧。 ④物理:事物的变化规律。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中借“一片花飞”“风飘万点”,极言春意盎然之景。
B.颔联中“莫厌”是指诗人提振情绪,抓住时机赏花饮酒。
C.颈联中诗人笔锋一转,以“巢”“卧”来折射人事的变迁。
D.尾联中用“何用浮荣”,暗示出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慨叹。
E.全诗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小题2】结合全诗,简述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2 11:0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赠李白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杜甫   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来就丹砂愧葛洪。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痛饮狂歌空度日,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扬跋扈为谁雄?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天宝三载(744年)杜甫与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遂相约同游梁宋。天宝四载(745年)同游齐赵,同年秋,两人在鲁郡(今山东兖州)东石门相别,杜甫写了赠诗,李白写了别诗。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两首诗都提到了一种意象“蓬”,杜诗为“飘蓬”,李诗作“飞蓬”,虽用词各有不同,但都表达了李杜二人相似的命运。
B.杜诗中第二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仙道无成,愧对葛洪,实际上是说哪有什么长生不老药,不过自欺欺人罢了,更表达了对李白命运的慨叹之情。
C.杜诗三、四句中,前句“空”字用得好,写出了李白当时的生活状态;后句使用反问句,其实是对李白的批评责备、苦心规劝。
D.李诗三、四句中“重”字用得好,既能表达出他们别后再相逢有着不可预知的困难,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倍感亲切。
E. 李诗五、六两句是难得的写景佳句,尤其是一个“明”字,化静为动,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以乐景衬乐情,表达了难得的相聚之乐情。
【小题2】请结合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概括出李白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