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所 思①
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九江②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③。
注:①崔漪自吏部而谪荆州司马,杜甫作诗寄之,②九江:于后文的“一柱观”,皆为崔漪在荆州谪居之地。③滟滪堆:即瞿塘峡峡口的滟滪石。
【小题1】【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定常开” 虚写崔漪被贬之后的生活,也表明诗人对崔漪非常熟悉。
B.“醉”字传神,虽谪官偏僻之地,但酒樽常开,凸显崔漪癫狂落拓的形象。
C.日落时分,看见崔漪竟不知自己酒醒何处,实为借酒浇愁,暗含苦闷之情。
D.诗中多处使用想象手法,所写内容既照应标题,又使得格调不甚凄凉。
E. 诗人借崔漪虽遭贬谪仍然醉卧的形象,寄托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小题3】【小题4】古人评价这首诗时说“苦忆”二字,直贯全章,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15 04:1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边了。“老江边”的“边”字,悲凉沉郁。
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D.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倩。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
E. 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包含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小题2】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