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花卿指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此诗大约是在花敬定的饮宴席上闻乐有感而作。花敬定因平定叛乱有功,居功自傲,经常大宴宾客,寻欢作乐,肆无忌惮,用天子音乐。
【小题1】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出《琵琶行》里用类似手法描写音乐的句子。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纷纷”本指事物多而乱的样子,这里用通感手法描摹音乐,形象描绘出弦管杂错而和谐的效果。
B.颔联中,“半入”写出音乐悠扬动听而空灵活脱的感觉。
C.该诗的弦外之音意味深长,既然“此曲只应天上有”,何故“锦城丝管日纷纷”呢?含蓄的讽刺尽在其中。
D.从体裁上看,本首诗是近体诗;从题材上看,本首诗是咏怀诗。
【小题3】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构思方面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6 06:0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古代诗歌阅读
野人送朱樱
杜 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B.“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D.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摹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美好回忆,衬托了作者在西蜀异乡收到“野人”相赠樱桃时的感激之情。
E. 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小题2】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人送朱樱
杜 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①“写”同“泻”,言用水漂洗,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自”精妙传神,写出西蜀樱桃应季而红,却无人欣赏的落寞,与“映阶碧草自春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B.“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指村农;筠笼,竹篮。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欢洽。
C.颔联上句写诗人担心樱桃碰破,表现了西蜀樱桃娇嫩易破的弱点,平添一丝哀愁;下句写樱桃形体“匀圆”,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
D.全诗可分三层:前两联写“今日”,第三联忆“昨日”,第四联回到“今日”;引起第三联诗人回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一小小事件。
E. 这首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拓宽了生活层面,增添了感情厚度。
【小题2】“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有人评价此联“门下省、大明宫”两个专有名词的使用,点铁成金,意蕴丰富。试结合此联与尾联诗意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