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人送朱樱
杜 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①“写”同“泻”,言用水漂洗,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自”精妙传神,写出西蜀樱桃应季而红,却无人欣赏的落寞,与“映阶碧草自春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B.“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指村农;筠笼,竹篮。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欢洽。
C.颔联上句写诗人担心樱桃碰破,表现了西蜀樱桃娇嫩易破的弱点,平添一丝哀愁;下句写樱桃形体“匀圆”,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
D.全诗可分三层:前两联写“今日”,第三联忆“昨日”,第四联回到“今日”;引起第三联诗人回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一小小事件。
E. 这首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拓宽了生活层面,增添了感情厚度。
【小题2】“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有人评价此联“门下省、大明宫”两个专有名词的使用,点铁成金,意蕴丰富。试结合此联与尾联诗意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28 04:12: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置酒
宋祁①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②,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注释】①宋祁:北宋诗人,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②邀欢:寻求欢乐。落风前帽:用孟嘉事,《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宴龙山,僚佐毕集。有风至,吹嘉帽堕地,嘉不觉之,……温命孙盛作文嘲嘉。"
【小题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首诗为杜甫七律,首联诗句宛转自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
B.第一首诗的颈联色泽浓丽,空间开阔,用“落”、“寒”稍加点染,标出深秋的时令,不作愁语,气局一新。
C.第二首诗的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
D.第二首诗的颈联以景语出之,写登高所见。诗人把酒临风,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片清明,境界开阔,气象恢宏。
E. 王隐《晋书》记载:“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两首诗都化用了这一典故,三位大家心境相似,心意相通,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小题2】两首诗都写到了风吹帽落、老去白发、遍插茱萸,题材相似,抒发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