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 不为险怪之辞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而务求于文彩辞句之间则亦陋矣。故杜牧之云:“意全胜者,靜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昔黄山谷云:“好作奇语,自是文章一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类拔萃。

(节选自陈亮《书作论法后》)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5处)
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而务求于文彩辞句之间则亦陋矣。
【小题2】文中的“黄山谷”与_____、______、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小题3】对于“论”这类文章,陈亮批评了哪种创作现象?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2 08:5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声声慢·秋声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词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后,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本词作于宋亡之后。②丽谯:华丽的高楼。③更:更鼓。夜里为报知时刻而于每更敲打大鼓。④蛩:俗名蟋蟀。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通篇咏秋声,由“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十个“声”字,以“声”字为韵,一韵到底,层层铺叙,谱写了一曲悲凉凄婉的交响曲。
B.“黄花”即“黄菊”,开头三句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领起了全词对秋声的描写。
C.下片“彩角声吹月堕”暗示了时间悄然流逝,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
D.“知他诉愁到晓,碎味浓、多少蛩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灯前那女人边捣衣边诉说愁苦的琐琐碎碎,咕咕哝哝的声音比作无边括噪的蛩声,足见词人内心烦躁。
【小题2】本词以秋夜中的数种声音入笔,意味独特。词人以秋声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心声?请联系全词概括并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末词,完成小题。
江梅引 忆江梅
洪皓
天涯除馆忆江梅,几枝开?使南来,还带余杭春信到燕台?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愬谁!
空凭遐想笑摘蕊,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注:①词人于建炎三年披任为“通问使”出使金,被羁留金国,历经磨难始终坚贞不屈。词人在词序中说,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②柳宗元《早梅》“欲为万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写词人长期流徙在方,无限深情的向往着江南,遥问梅花现在有几枝开花怒放,其实是抒发思念之情。
B.“余杭春信”“寒英”就是梅花,问号表明这是词人的一种愿望,词人希望使者带来梅花,自己好把它送给远方的人,用以安慰远人。
C.词人化用柳宗元《早梅》的诗句,担心远隔山水,使者带来的梅花只怕已经凋落了吧,借以抒发对忠良凋谢的愤慨之情。
D.词人正在抚琴,灵魂似乎随着琴声飘回故乡耳边忽然传来胡笳之声,其声哀怨凄凉触动他满腔哀怨,泪水沾湿衣服。
E. 词人将插满繁花的胜事托于来日,打算独自吟诗讽诵,又怕一夜风吹花枝职零理想成泡影。
【小题2】“空凭遐想笑摘蕊”中的“笑”宇时人寻味,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赏析词人的“笑”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天子门生

盘石赵逵,以绍兴辛未①魁集英之唱。后三年,以故事召归为校书郎。时秦桧老矣,怙权杀天下善类以立成,缙绅胁息。赵至,一见光范②,桧适喜,欲收拾之。问知其家尚留蜀,曰:“何不俱来?”赵对以贫未能致,桧顾吏嗫嚅语。有顷,奉黄金百星以出,曰:“以是助舟楫费。”赵出不意,力辞之。吏从以出。同舍郎或劝以毋怫桧意者,赵正色曰:“士有一介不取,予独何人哉!君谓冰山足恃乎!”劝者缩颈反走。吏不得已,归,犹不敢以其言白。桧已不乐,居久之,语浸闻,桧大怒曰:“我杀赵逵,如猕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风知临安府曹泳,罗致其隶辈,而先张本于上曰:“近三馆士不检,颇多与宫邸通,臣将廉之,其酝祸不浅矣。”会得疾,十月而有绛巾之招。高宗更化③,微闻其事。十一月,亟诏兼官朱邸,继复召对,擢著作佐郎,谓之曰:“卿乃朕自擢,秦桧日荐士,曾无一言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又曰:“两王方学诗,冀有以切磋之。”上意盖欲以此破前谤,赵之未召,实为东川佥幕。总领符行中有子预荐,意其为类试官④,密以文属之,赵不启缄,掷几下。既而符氏子不预榜,总因以他事捃摭⑤之甚峻;然卒不能污。

(宋 岳珂《桯史》)

(注释)①绍兴辛未:指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即公元1151年。②光范:光彩的仪容。③更化:改制。④类试官:宋代科举考试名称,相当于乡试考官。⑤捃摭::采集,搜罗。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有顷,黄金百星以出(____________)(2)居久之,语闻(______________)
(3)高宗更化,闻其事(______________)(4)既而符氏子不预榜(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盘石赵逵,绍兴辛未魁集英之唱/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B.何物小子,敢尔耶/今其智反不能及
C.酝祸不浅矣/尔无忘乃父之志
D.卒不能污/是说也,余尤疑之
【小题3】选出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
A.后三年,以故事召归为校书郎
B.桧适喜,欲收拾之。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怙权杀天下善类以立威。
(2)密以文属之,赵不启缄,掷几下。
【小题5】综合全文,赵逵的性格可以概括为______。
【小题6】结合文意,简析文中画线句人物塑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