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 不为险怪之辞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而务求于文彩辞句之间则亦陋矣。故杜牧之云:“意全胜者,靜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昔黄山谷云:“好作奇语,自是文章一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类拔萃。

(节选自陈亮《书作论法后》)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5处)
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而务求于文彩辞句之间则亦陋矣。
【小题2】文中的“黄山谷”与_____、______、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小题3】对于“论”这类文章,陈亮批评了哪种创作现象?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2 08:5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二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③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铎:系在马车上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汉宜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故乡长安。③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小题1】下列对这二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二诗正文不著“早”字,但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综合描写,都描绘出了独特的“早行”图。
B.《商山早行》颔联两句诗由六个名词构成,写了六种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表现出行之早。
C.“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炼字很妙,“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光线的暗,以显出行之早。
D.《早行》第一句写寒意袭人,游子穿的“驼褐”,本不易被露水打湿,但游子却感到“晓寒”,可见其上路之早。
E. “寂寞小桥和梦过”,将梦与“寂寞小桥”结合,采用拟人手法,使意象丰满,情感丰富。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
【小题2】《商山早行》的“凫雁满回塘”和《早行》的“稻田深处草虫鸣”都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各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