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友堂记
胡铨
上方侧席高人,起左史福唐李公弥逊于钓筑间[1]。将大用,会告饥,而庐陵特甚,诏公作牧,以字罢瘵[2]。既至,栉垢爬痒[3],民获苏,郡以大理。则求所以慰惫懑者,于是视庐之偏,得古松蔚然,对植以竹,开轩其下,榜曰“二友”,且为松竹主人,命郡人胡铨志之。“方公闲于簿书,日哦其间,见夫檀栾胶葛[4],泠风薄人,清阴澡虑,则思所以大庇我民,以浣以濯。见夫落落高标,陵轹[5]霜雪,有不可犯之色,则思所以上列利病,与当途要人争可否而不折;见夫幽姿劲质,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则思所以击奸尚贤,使君子有所恃,而小人有所畏。卒之雨旸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骫[6]桑,义高乎偃柏,曾不旬岁而民和年丰,是岂巧言令色、四体若无骨者所能乎?
“至若心远地偏,境与意合,万事不到胸次,听号钟之松风,挹寒塘之竹露,道历物表[7],便有濠濮间趣。回视轩冕[8],所谓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是故可友而不可屈。
“虽然,公将羽仪天朝,固不能屈之使卑。卓然特立,临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则岂惟无愧二友,实丘壑夔龙之友。”
(取材于《澹庵文集》卷三)
注释:(1)钓筑间:指隐居生活。(2)罢瘵:困苦穷乏之民;罢,通“疲”。(3)栉垢爬痒:清除弊政,理顺民心。(4)檀栾胶葛:林木秀美错杂。(5)陵轹:压倒。(6)骫:盘曲。(7)道历物表:思想超越客观事物之外。(8)轩冕:指官位爵禄。A.会告饥,而庐陵特甚 会:恰逢 |
B.以字罢瘵 字:使……休养生息 |
C.泠风薄人 薄:浅薄 |
D.固不能屈之使卑 固:本来 |
A.郡以大理 对植以竹 |
B.家猿狖而宫鱼龙 而小人有所畏 |
C.枨也欲,焉得刚 公独有取于松竹焉者 |
D.盖刚则不夺于欲 方公闲于簿书 |
A.二友堂主为李弥逊,二友堂中的“二友”指的是松和竹,为二友堂主撰写这篇记的是他的同郡人胡铨。 |
B.文章对刚毅不回的气节之士表达了赞赏和推崇之意,但也指出了他们在进取和隐逸之间取舍上的矛盾。 |
C.文章阐述了无虐、无欲、刚三者与行仁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
D.作者认为,二友堂主与有风骨精神的松竹为邻是以物寄托志趣,目的在于培养和激励自己的浩然正气。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
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余无友,则友古之友松竹,友云山者。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