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找寻我们非读大学不可的理由

刘铁芳

①大学不是资格养成所,大学不是我们为世俗世界的利益(bó yì)场,是给我们脸上贴金的工具性场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来养成独立自由的人格,涵育广博充实的生命。大学最早的学科是医学、神学,文学和法学,大学一开始就是呵护人的身心,提升人的精神,(duàn zào)人的灵魂,让我们身心更加健康,精神趋于卓越,灵魂走向高贵。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也许大学终将无法改变我们的屌丝命运,但大学的经历将孕育我们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勇敢之心。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大学的目的正是养成我们的傲骨,也即陈寅恪所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了自我人格的卓越,这正是我们来到大学的根本理由。

②我们凭什么来改变自身?凭借大学问。“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通往高深学问之路在何方?在大师,读大学就是识读大师。正如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就是大师,亲近大师就是亲近大学。亲近大师的路径,一是直接的路径,那就是亲近师友,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真正的大学就在与周遭的老师、学友切磋、交流之中;二是间接地路径,那就是亲近书籍,特别是那些堪称人类文明的经典之作,经典阅读可谓启迪智慧、滋养人心的最重要的方式。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常说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巨人的肩膀不是那么容易让人踩上去,唯有黾勉勤奋,孜孜以求。“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我们要踏踏实实读书思考、悉心研讨、对话交流。当然,亲近大师本身并不是目的,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的目的是“重道”,大师就是我们寻求真理的阶梯。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亦如哈佛校训所言,“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我们要亲近大师,更要亲近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

在大学里,课堂当然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聆听与对话、探讨与辩论,这是知识生活的基本形式。但大学不只是课堂,更是“视野、志同道合的友谊和图书馆的书籍”(苇岸:《大地上的事情》,页3)。大学也要考试,大学也有分数,但真正的大学并非一张考卷,几个分数,低层级的记诵之学不足以名之大学。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活法,大学乃是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文化生活。你们来这里,就是要学会过为文化所引领的积极的大学生活。大学作为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三重生活,一是个人生活,主题词是青春,彰显青春的关键词是健康、友谊、爱情;二是学习生活,主题词是学问,追求学问的关键是知识、智慧与创造;三是社会生活,主题词是责任,扩展责任的关键词是视野、情怀与担当。

④大学有两种:一是世俗意义上的现实大学,一是精神意义上的理想大学。也许,湖南师范大学并不是我们心中理想的大学,也许,理想的大学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但重要的是它能否存在于我们的灵魂之中。理想的大学乃是以精神的方式在我们灵魂的高处引领着我们。我们要记住,现实的大学是给定的,有局限的,但在我们想象世界中的作为精神的大学是超越现实的,没有边界的,我们就是要在并不完满的大学里读出理想大学的踪迹。我们的身份是有界限的,但读书、思考是没有边界的。今天,我们就是要从这里出发,从脚下坚持的土地出发,眺望精神意义上的大学,追寻真理之光,让人类文明的薪火与人类悠远的智慧充盈我们年轻的心,我们也因此而走向超越世俗边界的精神之大学。

(本文为刘铁芳教授在湖南师范大学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有删节。)

【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1)bó yì   (2)duàn zào
【小题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①段方框内,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利益的考量也必不可少
②但大学的宗旨依然是以对知识与真理的无上追求
③尽管在世俗世界中资格很重要
④尽管今日大学早已不是象牙之塔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D.③④②①
【小题3】阅读第②段,分条概述议论要点,填写在下列空行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阅读第③段,分析开头画线句的作用。
【小题5】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要论述“理想大学”?
【小题6】仿照第③段画波浪线句,为“公民素养”拟一个主题词和三个关键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4 03:45: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普通照明和城市景观照明等领域。

发光二极管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医疗器件等。这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发出低光度的红光,之后发展出其他单色光的版本,时至今日能发出的光已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也提高到相当的光度。

在能耗方面,LED灯的能耗是白炽灯的十分之一,这是LED灯的一个最大的特点。现在的人们都崇尚节能环保,也正是因为节能的这个特点,使得LED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同时,LED灯内部不含有任何的汞等重金属材料,体现了LED灯环保的特点。现在的人都十分重视环保,所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选择环保的LED灯,全球LED照明渗透率达到52%。

(摘编自《科普中国》)

材料二:

LED产业正处于稳健发展期,目前全球可以分为四大地区。一是欧美地区,以通用照明为主攻方向,产品特点是高可靠性和高亮度。二是日本,在通用照明和背光显示等方面其技术都处于领先地步,并且兼顾通用照明、汽车、手机和电视等多领域。三是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以背光显示为主线,出货量大但毛利率低。四是中国大陆,主要业务范围为户外显示屏、照明灯等领域。

全球LED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的主要增长于室内通用照明、建筑照明、景观照明、背光源和户外LED大屏幕等爆发式增长,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LED在通用照明领域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并且汽车照明、小间距LED显示屏等应用的继续拓展有望迎来LED行业新一轮爆发。

近年来,随着LKD芯片材料技术进步和控制技术的不断提升,LED显示屏综合性价比优势日益突出,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传统的单双色显示屏。

近年来随着LED发光效率的提升、综合成本的逐步降低,以及政府大力推广节能政策,LED通用照明迎来超快速发展期,我国LED照明市场渗透率短短几年内即由2011年的1%提升至2016年的42%。

2012—2022年中国LED照明产业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摘编自《2018年中国LED行业发展现状及价格走势分析》)

材料三:

8年之后,号称打造“永不落幕的LED照明行业展贸平台”的广州光谷黯然退场。广州光谷是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一期项目,于2011年11月开业。其拟汇集LED及照明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打造成集产品研发设计、金融支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采购平台。有报道认为,广州光谷没落背后折射出的,是LED产业探索的转型之痛。然而,相关行业专家表示,事实并非如此。

广州光谷本身先天不足,地理位置偏远,加上后天招商引资工作也跟不上,关门歇业,实属正常市场行为。广州在很早之前就提出“光谷”概念,但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随着LED产业火了之后,为了搭上政策便利,相关单位就把“广州光谷”定位为全球最大LED及照明展贸平台。

广州光谷的落幕对LED产业影响并不大,实际上是近10年来LED交易市场退出或转型的一个缩影。随着LED产业走向成熟,如果仅把发展眼光放在灯饰卖场综合体布局上,广州光谷的没落结局则早已注定。

LED产业发展到现阶段,已过了增速的最高峰,趋向平稳,并进入深度调整和洗牌阶段。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LED产业初期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比如出台相关推广政策、资金补贴等。可一旦产业进入成熟阶段,自然而然会转向纵深发展,靠市场自由调节。LED产业现在很健康,根本不用别人喂它吃“补药”了。

《2018中国LED照明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18年,在内忧外困背景下,产业整体发展增速放缓。但预计全年增速将为12.8%,行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7374亿元。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9年8月6日)

【小题1】下列有关LED及其产业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LED由多种化合物制成,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早期光度低颜色单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B.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的LED灯,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照明的普遍选择,是因为与白炽灯等传统灯具相比,它在节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C.在世界范围内LED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在日本,LED产业不但具有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而且发展领域广阔。
D.近年,我国LED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技术进步是LED显示屏应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LED通用照明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则是多方促成的结果。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LED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室内通用照明、建筑照明、户外LED大屏幕等的迅猛增长,可能会引起新一轮行业大爆发。
B.从2012年起,我国LED照明产业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其中2012年到2020年,我国LED照明产业规模扩大数倍,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C.曾经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推广政策、提供资金扶持才能顺利发展的LED产业,目前正经历着由成熟到纵深发展的时期,可以依靠市场调节走向未来。
D.虽然LED产业增速的最高峰已成过去,2018年我国LED照明产业面临内外困境,产业发展增速放缓,但相关数据表明,LED产业发展仍然较为乐观。
【小题3】为什么相关行业专家认为,不能把“广州光谷”的没落归结为探索LED产业的转型之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先立德而后艺
詹福瑞
①论才与论德在传统思想中是浑然一体的,古代才与材通用,德的本义即以“材质所得”为主,先秦思想家以性为人普遍的抽象,以才为个体的材质,视全面开掘自我材质为成就德性的手段。
②自政治铨选上,元世祖时,赵天麟上策曾云:“选用之法,莫贵于德,莫急于才”,其中“才德兼全者大丈夫”,而“有才无德者”则被命之曰“小人”。文艺审美的尺度亦然,但凡研讨诗文,在才华要求之外,论诚者为言德,论真者为言德,论诗言志、诗缘情、诗出感兴者皆为言德;追求成教化、厚人伦、美风俗者更是言德,文艺瞩望着德才兼美。谢榛《四溟诗话》中曾将文才比作舟船,德行比作舵:“心犹舸也,德犹舵也。鸣世之具,惟舸载之;立身之要,惟舵主之……大抵德不胜才,犹泛舸中流,舵师失其所主,鲜不覆矣。”意思是才与德不可分,就如同船与舵不可分一样。没有德行保障的创作,就如同舟船失去了舵的掌握,既没有方向目标,更无从把控力度,那么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又如何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③值得关注的是,对创作而言,德并非出于思想稳定需要而“临时从场外租借的规范”,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中,它与文学创作存在着根本的关联。
④德才兼美是创作传世的重要条件。创作依托文才,但才高八斗也难免千秋淹没,原因诸多,其中道德是作品能否进入主流传播从而获得赏鉴并流传的先决条件。
⑤德才兼备,也是艺术审美的内在需要。众所周知,文艺作品并非文艺形式与道德内容的机械叠加,道德不会成为低劣艺术毛坯的点金石,文艺自然更不能简化为道德的传声筒。文艺之所以离不开道德,是因为通过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充扩胸襟,能直接影响主体文才的发挥:德修则刚健不馁又葆华养和,才气自然轩举;德修则民胞物与,家国关情,而非风花雪月的自我沉醉,也非讨好“窄众”俗趣的沉湎,才情自然雅正;德修则审己有度,察物有道,能够超越一己功利、超越一时迷障,才思自然阔达……
⑥这并非是今人应景的花腔,而是古人在长期文艺实践中早已勘透的真知,诸如论书:“心正则笔正”“人正则书正”“作字先做人”;论画:“学画者先贵立品”;文学自然概莫能外,刘熙载一言以蔽之:“诗品出于人品”。对于具有文才的作家而言,德立则文明不是空洞的说辞,而是“实实在在的艺术臻达顶峰的必由路径”。
⑦当下生活中,不乏禀赋非凡的作家、演员,但其中少数人对一些强化自我修养的忠告不以为然,究其根源,在于他们偏执地认为论修养就是对才华的钳制,没有真正理解才德之间从社会意义到美学意义的深刻关系。无论何时何地,凡为文人,“先器识而后文艺”可以视为才德关系的公论。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3月30日)
【小题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小题2】请找出文中第②段中所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处“先器识而后文艺”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迅速推广。20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在中国农村出现。近年来,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及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数据显示,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出游的游客总计约1.86亿人次 ,其中乡村旅游人次约为1.29亿人次,约占同期旅游人次的69%。2017年上半年,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人次同比去年上涨了2.2倍。
(选自《乡村旅游再升级需警惕供需失衡》)
材料二:

(选自《中国乡村旅游业务发展报告》)
材料三
近几年,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诗意栖居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不仅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題,还让乡村旅游亮点频出。数据显示,39%的用户会选择自助游,36%的用户自驾游,25%的用户跟团出游。其中,近78%的用户会直接购买交通、住宿、 门票等打包产品,他们认为这样做价格优惠,费用可控,能节省出游决策时间,服务也有保障。 此外,当地特色民宿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相比于星级酒店和经济性连锁酒店,游客入住当地的民宿,不仅能体验淳朴的“乡土味”,还有浓浓的“乡愁味”。此外,农家闲置的木桶、簸箕做的鲜花器皿等等,也构成了当地民宿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在乡村游 中,79%的用户会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出游经历,此外,社区、论坛、博客、贴吧等也是用户分享的重要渠道。不仅如此,乡村旅游让目的地知名度持续上升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电影、电视剧前来取景,一 些“网红”客栈、民宿、美食等也因为朋友圈传播的美照而人气爆棚,引得不少用户专程前往。
(选自《2017乡村旅游分析报告》)。
材料四
近年来,人们的旅游方式逐渐由景点观光式转变为休闲体验式,许多游客希望在休闲度假时去重溫和体验乡村田园的记忆,远离城市的喧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目前大多乡村旅游项目功能单一,同质化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往往一种模式获得成功,各地开始争相模仿,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慢慢衰减。除此之外,在我国,不少乡村旅游项目仍然管理模式粗放,甚至给游客留下物价混乱、卫生条件差、安保设施不足等不良印象,十分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长期持续发展。其实在我国各地,乡俗民风各不相同,这应该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优势所在。专家认为,在乡村旅游中,互动、娱乐、体验式的项目非常重要,乡村旅游地应当设计更多参与性强的项目,从以民俗村、观光农业园等为主的形式,向休闲、参与、康体、娱乐等更高层的体验消费转型。“要把绿水青山、瓜果畜牧等自然资源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整合。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厉建新指出,同时,如何保护好乡村原生态的文化和文物遗址,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把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保护好文化景观,避免因不当的旅游开发而造成破坏,推进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选自《乡村旅游如何提质升级》)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旅游20世纪80年代才在我国农村出现,虽然历史还不长,但是发展快速,近几年更为突出。
B.乡村旅游虽存在许多问题,但亮点也较多,出游方式多样化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自助游所占比重最大。
C.特色民宿让乡村旅游者体验到淳朴的“乡土味”,感受浓浓的“乡愁味”,而入住酒店不会有此效果。
D.休闲体验式成为人们新的旅游方式,是因为游客都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中找到安宁的家园体验。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旅游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它虽然起源于欧洲,但我国近年来也提出了很多新槪念和新理论,賦予其新的内容与形式。
B.材料二中,2012——2016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营业收人持续上升,增长率有所起伏,其中2015年增长率最高。
C.乡村旅游者获得出游信息的途径不一,但亲朋好友推荐占了相当大比重,这说明乡村旅游的活动推荐和宣传的力度还需加强。
D.网络让乡村旅游者分享自己的旅游信息变得更为便利,大多数的乡村旅游者会通过微信朋友圈以及论坛、博客等渠道来分享。
【小题3】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又该如何对其提质升级?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