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以下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而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土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有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开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①僇:同“戮”。②武安君:秦国各将白起的封号。③劲:刚强。
【小题1】解释加点字。
(1)予未敢以为也(__________)
(2)夫秦王既图以予城(__________)
(3)大王弗予城而赵璧(__________)
(4)一胜而相如(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秦十五城之空名/明大王之失信
B.入璧秦弗予城/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C.臣固知大王弗予城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D.秦王怒/人生厌
【小题3】翻译划线句。
【小题4】“赵得其情则弗予”中的“其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小题5】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依据是_____。
A秦欲璧,赵弗予璧,而无所曲直也。
B“十五城秦宝也”,秦不欲以城易壁。
C秦王惧“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D“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6 07:46: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宁南侯传【明】侯方域
宁南侯者,姓左氏,名良玉,字曰昆山,辽东人也。少起军校,以斩级功,官辽东都司。苦贫,尝挟弓矢射生。一日,见道傍驼橐,驰马劫取之.乃锦州军装也。坐法当斩,适有丘磊者,与同犯,愿独任之,良玉得免死。既失官,久之无聊,乃走昌平军门求事司徒公。司徒公尝役使之,命以行酒。会大凌河围急,诏下,昌平军赴救,榆林人尤世威者为总兵官,入见司徒公曰:“大凌河当天下劲兵处,围不易解,世威当行。今既以护凌不可,公且遣将,谁当往者?中军将王国靖,书生也,左右将军更不可任。”司徒公曰:“然则,谁可?”世威曰:“独左良玉可耳。顾良玉方为走卒,奈何帅诸将?”司徒公曰:“良玉诚任此,吾独不能重良玉乎?”
即夜遣世威前谕意。漏下四鼓,司徒公竟自诣良玉邸舍请焉。良玉初闻世威往,以为捕之,绕床语曰:“得非丘磊事露耶?”走匿床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引出而谕以故,良玉失色战傈,立移时,乃定,跪世威前,世威且跪且掖起之。而司徒公至,乃面与期。
诘旦会辕门,大集诸将,以金三干两送良玉行,赐之卮酒三,令箭一,曰:“三卮酒者,以三军属将军也,令箭如吾自行。诸将士勉听左将军命,左将军今已为副将军,位诸将上,吾拜官疏,夜即发矣。”良玉既出,而以首叩辕门墀下曰:“此行倘不建功,当自刎其头。”已而果连战松山、杏山下,录捷功第一,遂为总兵官。良玉自起谪校,至总兵,首尾仅岁余,年三十二。
是时,秦寇入豫,良玉当往剿,见司徒公。司徒公曰:“将军建大功,殊不负我,欲有言以赠将军,将军奚字?”良玉曰:“无也。”司徒公笑曰:“岂有大将军终身称名者哉?”良玉拜以为请,司徒公曰:“即昆山可矣。”自此乃号为昆山将军。
当左将军出军时,有党应春者,以军校逃伍,当死,司徒公缚而笞之百,应春起而徐行,无异平时,拔以为军官,复逃,再缚之来,应春仰首曰:“扎官实岂异军校耶?”司徒公异之,以付左将军,为先锋。后乃立功佩印,为山海关将。然则将苟有材,得其人以御之,虽卒伍可也,而况于公侯哉?  (选自《侯朝宗文选》,有删改)
【注】①驼橐:驮垛,即捆扎成垛供驮运的货物或行李。②墀: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③秦寇:陕西农民起义军。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坐法当斩坐:犯法获罪
B.乃面与期期:约定时日
C.即夜遣世威前谕意谕:明白
D.诸将士勉听左将军命勉:尽力,努力
【小题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引出而谕以故君何以知燕王
B.公且遣将臣死且不避
C.应春起而徐行毕礼而归之
D.司徒公竟自诣良玉邸舍请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良玉作战勇猛,颇有战功。他出身行伍,因作战勇猛有功而封官辽东都司,后来带领军队在松山、杏山下作战,也取得了胜利,获得头等战功。
B.左良玉曾因贫穷而打劫驮垛,触犯法律,虽幸免于死,但仍然心怀畏惧,害怕事情暴露,以致尤世威来找他时吓得藏在床底下。
C.左良玉得到尤世威的推荐和司徒公的特别提拔后,誓死不负他们的期望,取得胜利,因此被他们取名为昆山将军。
D.司徒公不仅提拔了有军事才能的左良玉,还发现了党应春的特别之处,将他交给左良玉。左良玉和党应春建功立业,均为大将。
【小题4】请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良玉方为走卒,奈何帅诸将?
(2)然则将苟有材,得其人以御之,虽卒伍可也,而况于公侯哉?
(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小题5】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左良玉成就军功的原因。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②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瘁,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   臭腐之极,复为神奇① ,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饥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 □ 。”

③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节选自明朝陶望龄的《养兰说》)

①嵇六赞府性爱兰,购兰数十盆,皆有品目,躬自培植,不假手于奴隶。春时方寒,置密室中,犹惧其冻。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箭才寸许,虑其或僵也,时以指消息之。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干则以水灌之,笑曰:“是乌知养兰之道乎?”归,视见弥谨。

②无何,兰渐萎。再出见人之兰,则浓色可掬,蕊苕苕② 将放矣。乃大恚,语予曰:“吾今而后知兰固天下之贱卉也。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 □ ,乃反不如他人之荣。是岂足为品之贵乎?”

③予曰:“此非兰之贱,乃子不得其贵之之道耳。兰号国香,其质固草木也。草木则有草木之性,子乃以己之性为兰之性,岂兰之所欲哉?名为爱兰,其实害之。子未阅淮南之言乎?爱熊而食之盐,爱獭而饮之酒,虽欲养之非其道,子之于兰,得无类是?子但时其风雨燥湿而已,其他无事屑屑也。”赞府曰:“果如是乎?吾姑试之。”明年,兰大盛。

(节选自清朝张云璈的《养兰说》)

(注)①臭腐之极,复为神奇:此句引用《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②苕苕(tiáo),高高的样子。
【小题1】可填入甲乙两文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都是
A.哉B.耶C.也D.矣
【小题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甲文第②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
②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
③误哉,子之术也
④以芳悦人者,百卉也
A.②④①③B.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D.③④①②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养兰者开始时用茶水浇花,后改用大粪浇灌。
B.乙文养兰者开始时不让仆人用水浇花,后才浇水。
C.甲文养兰者听人所言才知道兰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D.乙文养兰者的兰花不如别人是因为他兰花品种贱。
【小题4】概括乙文的思想,并对其意义进行评价。
【小题5】简析甲、乙两文说理的相同之处。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草桥

①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方十里,皆泉也。故李唐万福寺,寺废而桥存,泉不减而荇荷盛。天启间,建碧霞元君庙其北。当四月,游人集,醵且博,旬日乃罢。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

②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而丁香。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栾枝。入夏,榴花外,皆草花。花备五色者蜀葵、莺粱、凤仙;三色者鸡冠;二色者玉替;一色者十姊妹、乌斯菊、望江南。秋花,耐秋者红白蓼,不耐秋者木槿、金钱。耐秋不耐霜日者,秋海棠。木樨,南种也,最少;菊,北种也,最繁。种菊之法,自春徂夏,辛苦过农事。菊善病,菊虎类多于螟螣贼蟊,圃人废晨昏者半岁,而终岁衣食焉。

草桥惟冬花,支尽三季之种,坏土窖藏之,蕴火坑烜之。十月中旬,牡丹已进御矣。元旦,进椿芽、黄瓜。其法自汉已有之。汉世大官园,冬种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然温,菜得温气皆生。召信臣为少府,谓物不时,不宜供奉,奏罢之。

④草桥去丰台十里,中多亭馆,亭馆多于水频圃中。而元廉希宪之万柳堂、赵参谋之匏瓜亭、栗院使之玩芳亭,要在弥望间,无址无基,莫名其处。

(选自刘侗《帝京景物略》)

 
注螟螣贼蟊:泛指庄稼的各种害虫。食心曰螟,食叶曰螣,食节曰贼,食根曰蟊。 蕴:通“煴”,无光焰的火。 频:通“濒”,水边。 匏:葫芦之属。
【小题1】第②段介绍草桥镇种植的花卉时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有草桥产冬花,把前三季开花的花木剪去枝娅,埋在土窖里,再用火坑加温。
B.草桥只出产冬花,把前三季开花的花木剪去枝娅,埋在土窖里,再用火坑加温。
C.唯有草桥产冬花,支撑过前三季存活的花木之种,从土窖中破土而出,再用火炕加温。
D.草桥只出产冬花,支撑过前三季存活的花木之种,从土窖中破土而出,再用火炕加温。
【小题3】第③段中“其法自汉已有之”中的“其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草桥镇种植花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由来已久的历史渊源。
B.草桥镇居民多以种植花木为职业,其中种菊尤为辛苦,超过农事。
C.十月中旬,牡丹正值花期,每年此时,草桥镇种花人将之进贡宫中。
D.汉时召信臣反对宫廷食用冬季种植的蔬菜,认为这些蔬菜不合时令。
【小题5】第④段介绍草桥镇附近多亭馆,此段内容似与前三段介绍花木关联不大,请联系全文赏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同类题5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制诰,尚得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迨辛卯昌国③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未夷,虑河清之难,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騷,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节躬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④。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①张煌言(1620~1664),浙江鄞县人。抗清将领,后被清兵捕获,拒降而死。②舞象:古代一种武舞,后世以舞象代指成童,成童即十五岁以上。③昌国:今浙江舟山。④义熙:晋安帝年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制诰 典:掌管B.余谬节钺 膺:心胸
C.虑河清之难    伺:等待、期待D.陶靖节躬晋乱   丁:遭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尚得余闲吟咏性情 其身也,则耻师也
B.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C.年来叹天步未夷   臣闻求木长者,必固其根本
D.然犹时时窃之     吾属今之虏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作者在明朝覆亡前后诗歌创作、诗稿存失的情况,以及《奇零草》艰难成集的过程。全文一唱三叹,富于情感。
B.文章第三段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从丁亥到辛卯年间诗稿屡遭劫难的情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叹惋、绝望之情。
C.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急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作者靠“索”“忆”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为作者是想借“声诗”以代年谱,以诗集的完成作为自己生平的总结。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遂 索 友 朋 所 录 宾 从 所 抄 次 第 之 而 余 性 颇 强 记 又 忆 其 可 忆 者 载 诸 楮 端 共 得 若 干 首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
(2)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