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微软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抗气候变化。此项投资是微软“五年计划”的一部分。微软表示,为了实现对抗气候变化的目标,需要用到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将大量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主要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

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表示,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但是,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人工智能能通过收集来自地面、空中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各种类型。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能增强我们观察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的能力,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能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在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和云技术了,比如新加坡公司 JTC 就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楼宇的电力使用效率。JTC 已经在 Microsoft Cloud 平台上实现了对其所辖的39栋楼宇的监控和管理。利用部署到楼宇中的传感器搜收集到的数据,JTC 现在能在故障发生前识别并修正错误,这降低了15% 的电力消耗。

(节选自《砍柴网》2017/12/19《微软将投资利用人工智能对抗气候变化》)

材料二:

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2019年联合国最高环境“地球卫士”荣誉,这也是本年度唯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项目。2016年8月,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打车、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低碳生活方式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们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据支付宝数据显示,到现在5亿人累计碳减排792万吨,种下1.22亿棵真树,总面积相当于1.5个新加坡。

据了解,“地球卫士”是联合国的最高级别全球环境奖。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2005年设立,以表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变革性积极影响的杰出人物或机构。UNEP认为,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技术有力的降低了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带动5亿人在中国荒漠化地区种植1.22亿棵真树,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这并不是蚂蚁森林第一次受到联合国认可。今年4月,支付宝蚂蚁森林入选蓝天保卫战年度案例。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官网再度点赞称,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在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今天,具有可供借鉴的普世意义。

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技术公益模式正被全球更多地区采纳。6月25日,受支付宝蚂蚁森林启发,菲律宾领先的电子钱包GCash上线了菲律宾版蚂蚁森林GCash Forest,鼓励菲律宾人通过日常生活中低碳行为更好保护环境。蚂蚁森林的创新模式,也被全球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收录到案例库。

(节选自《头条号》2019/09/20胡华成《带动5亿人种下1.22亿棵真树 联合国授予蚂蚁森林“地球卫士”》)

材料三:

西媒称,竹子不只是大熊猫的食物,还可以用来解决贫困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由于竹子并非木本植物,而是草本植物,因此生长迅速。竹子用途也十分广泛,不但可用作建筑材料或纺织原料,其根系还可以形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9月14日报道,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政策负责人德拉培尼亚指出,该组织发布的2015年至2030年战略规划旨在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从制造脚手架、一次性制品替代物,再到制造竹炭,竹子能够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

德拉培尼亚表示,竹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并且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因此竹子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抗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然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家都忽视了竹子的潜在价值。该组织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将竹子纳入自身的农林业体系当中,使竹子能够在抗击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报道称,世界上最懂得利用竹子的国家当数中国。在全球竹子生产市场的700亿美元投资中,仅中国就占了其中的350亿美元。中国大约有800万人从事竹子相关行业,预计明年这个数字或将达到1000万人。竹子相关行业为解决贫困问题也作出了贡献。如今竹子已经不单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反映出当今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生长着大约500余种竹类植物。

报道称,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懂得使用竹子制造竹筏、竹椅,编织竹席,制造乐器,甚至利用竹子做成舒适的竹枕。如今在中国大城市里,一些房子的外围依然环绕着使用竹子制成的脚手架,形成一道现代与传统相融的独特风景。竹子柔韧性极强,在强台风天气下甚至比钢筋更具优势。中国国宝大熊猫最喜爱竹子这种食物。不只是大熊猫,就连中国人也食用竹笋,将其视为佳肴。

德拉培尼亚指出,竹子早已不只是一种古香古色的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特性,应当将其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使其能够造福全人类。

(西媒:《世界应向中国学习利用竹子》,转自《参考消息》2019/09/17)

【小题1】下列不属于对抗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A.搜集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原始数据,时刻监测地球环境系统和其变化。
B.运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C.支付宝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积攒绿色能量,在手机里养大虚拟树。
D.将竹子的利用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重视它的潜在价值,发挥其优良特性,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软公司希望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
B.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说明“中国模式”已经领先于世界。
C.中国的土地上竹类植物品种众多,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竹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表现出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D.德拉培尼亚希望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为竹子是草本植物,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
【小题3】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全球共同面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策略和智慧,作为联合国环境署的官员,你将如何概括并向世界发出呼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9 03:57: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意识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据记载,周灵王二十二年,灵王之子晋劝阻其父壅塞谷水,按照周太子晋的理解,不毁高山、不填池塘、不堵江河、不决沼泽是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准则。
先秦儒家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处处强调“仁民爱物”。要想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首先要节制人类的欲望,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长的节律来安排人类行为。《论语》记载“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网将大小鱼捞尽,而是只钓鱼,不捕射归巢的鸟,意思是说要有节制地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说的一段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礼记·月令》则明确要求要根据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适时的田猎和砍伐。由此可见,传统儒家认为自然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有机整体中的重要一分子,应遵循自然规律,“以时禁发”,唯有如此,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儒家的这种生态伦理思想也广泛存在于传统乡规民约中。各地乡村纷纷成立了封山会、禁山会、青苗会等民间组织,普遍制定和实施了严禁砍伐林木的制度。以《文堂乡约家法》产生地徽州的文堂村为例,该村山林资源丰富,规定:“本都远近山场,栽植松杉竹木,毋许盗砍盗卖。诸凡樵采人,止取杂木。如违,鸣众惩治。”
传统乡约不仅充分认识到了山地林木的重要作用,还注意到了破坏林木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如明末清初源头李氏族人于1828年所立的“输山碑”中指出:“募修岭路,挨路上下之山,必先禁止开种,庶免沙土泻流壅塞。斯为尽善乐助,有功兹幸。众山主矢志好善,自岭头至岭脚,凡崎岖之处,不论公私,永远抛荒;平坦处,挨路,上输三丈、下输二丈,永禁开挖。”这些材料证明,传统乡民们已经注意到森林植被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清咸丰元年(1851年),今贵阳市乌当区金华镇下铺村的村民在回龙寺前共同竖立了一块“禁止碑”,规定:“凉亭内不准挖泥;小山坡不准开石,挖泥,割柴叶、茨草;贵州坡不准开石、挖泥;大石板及敲邦候不准开山、挖泥、看牛、割柴叶、茨草;官塘不准担水;外面骑马与抬轿,不准进堡过道。以上五条如若不遵,罚银四两六钱是实。”这五条,有四条与保护环境有关,涉及植被、水资源等方面。正是传统乡规民约的禁规严密、惩治苛刻,在客观上培养了乡民种植和保护林木的习俗,提升了乡民们守住绿水青山的意识。
(摘编自《好规矩共遵守——乡规民约代代传》)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祖先在上古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B.传统儒家认为自然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人类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以时禁发”,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C.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乡规民约之中广泛存在。
D.种植和保护林木的习俗得到了传统乡规民约的保护,在客观上也提升了乡民们守住绿水青山的意识。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从儒家言论和乡规民约这两个视角,阐述了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地方民间的举措。
B.文章用大量乡规民约的原文,证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落实到了行动之中。
C.文章用《论语》《孟子》《礼记》中的内容,来证明人类如果要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首先就要节制自己的欲望。
D.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其中的引用既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以直接引用为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认为,不毁高山、不填池塘、不堵江河、不决沼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准则。
B.传统乡约充分认识到了山地林木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了破坏森林植被将造成水土流失等严重后果。
C.徽州的文堂村山林资源丰富,其乡约规定所有林木禁止盗砍盗卖,对违犯者将进行严惩。
D.下铺村村民在回龙寺前竖立的“禁止碑”是一部完整的乡规民约,其中每一条款都涉及环境保护。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葫芦架下的母亲

李汉荣

①初夏的早晨,我妈吃过饭,就在门前院子葫芦架下,坐在竹凳上为我们缝补衣服,哥哥的书包带子断了,我妈要给接上;我的裤子膝盖上磨了个小洞,我妈要给修补;爹的衬衣,姐姐的枕巾,妈自己的布鞋,都等着她去连缀,去重新出落得完好。

暖和的阳光洒在葫芦架上,嫩绿的叶子窸窸窣窣,嬉笑着伸开手掌互相抚摸,一高兴,它们手里捧了一夜的露珠,不小心洒了下来,有几颗刚好掉在我妈的脸上。我妈伸手抹了一下,放进口里,“好甜的天露水吆”,我妈叹了一声,又自言自语:“天意呀,天降甘露,今天怕是个好日子哩。”

③我妈开始穿针走线了。葫芦叶子的影子,掉在妈的身上、手上,掉在针线篮里,掉在哥的书包上,掉在那些等待着的衣服上、裤子上、鞋子上、针线上,掉在妈的心思上。

④我妈灵机一动,其实,也不是灵机一动,这在我妈已成习惯了,是仅属于我妈的秘密习惯 --取来她的孩子们用的铅笔,将那从各个方向投影下来的葫芦叶子们画下来,就画在那接待影子的布上。若觉得掉在恰好的地方,好看,正合适点缀点什么,就依照那样式,略加放大或缩小,一针一线缝好绣好,她的艺术品就成了。瞧,此时,被我那顽皮的膝盖磨破的裤子上的窟窿,正被一片翠绿的胖叶子补丁覆盖了,那本来寒碜的补丁,却成了有趣的、摇曳着的一片初夏的叶子。

⑤快到正午了,一片叶子的影子,定定地守在刚展开的姐姐的枕巾上,好像不愿走了。妈说:这是缘分和天意,咋不早不晚,偏偏就在这时,是这片叶子,来到丫头的枕巾上,怕是要为她送些吉祥好梦?我妈就把这安静清凉的叶子,挽留在姐姐的枕上,挽留在她青春的梦边。

⑥我妈爱说缘分、天意,却很少说运气之类。可是我要说,我哥的运气比我好,你看,这时候轮到为他缝书包带了,一朵正在开着的葫芦花 --它正在鼓足劲开花瓣儿,那花瓣儿还没开圆哩,它把还没有开完的花影儿匆忙地投在哥的书包上。我妈看见了,花就在她的手边颤呢,花心里还噙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妈抬起头,望了望绿莹莹的葫芦架和蓝莹莹的天,然后把目光停在手边的葫芦花上。妈微笑着,笑意、暖意和神秘的天意,满当当地漾在妈的脸上、心上。此时,她整个儿被一种比我们后来漫不经心挂在口上的所谓诗意呀、禅意呀等等更为圆融深挚的情感暖流和纯真欢喜给笼罩和充盈了,那是只有上苍能够给予的一种福气和喜气。

⑦我妈就把那刚开的、花心里还噙着露珠的葫芦花,绣在我哥的书包上了。你说,我哥的运气多好?

⑧我妈几乎不识字,仅认得一二三天地人山水田土木火上中下,总共就三十来个字,也没受过什么美学教育和艺术培训,但是,有很纯正的美感,有她朴素的美学。我妈的美感和艺术灵感来自大自然,来自她劳作、生活的田野、山水、草木和花鸟,来自她对美的事物的直觉领悟。我家门前这菜园,这蓬勃着青藤绿叶黄花的葫芦架,就是我妈的美学课堂。就在此刻,在这个早晨,在葫芦架下,我妈凝神静气,感受着天意,进行着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美的创造……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妈妈多次提到缘分和天意,这说明妈妈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善于变通,也表现了作者顺应天意的思想。
B.第⑥段“我妈爱说缘分、天意,却很少说运气之类”这句话起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是对妈妈老说缘分、天意的否定。
C.作者说“我哥的运气比我好”是因为母亲把那刚开的、花心里还噙着露珠的葫芦花,绣在哥哥的书包上了,也表现了作者对哥哥的嫉妒之情。
D.李汉荣散文情感纯粹,语言韵致、清新、鲜活、富有张力,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本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小题2】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题3】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震惊全国的山西洪洞县黑砖窑案,在高层的关注下有了最新进展——该砖窑的包工头、公安部B级通缉犯衡庭汉及其妻子在湖北省十堰境内被抓获。
我们实在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对山西洪洞县黑砖窑残酷奴役、虐待外地农民工一事的愤怒;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对山西众多黑砖窑拐运、扣留大量未成年人充当苦力的残忍行为的愤慨。我们知道,在高层的关注和批示下,在山西和河南警方的迅速行动下,山西已经解救了被拐骗的农民工,而洪洞县地方政府也向“黑砖窑”农民工补发工资,表达了慰问。然而,这也许还远远不够,诚如《第一财经日报》在社论中指出:“在山西,在临汾,在晋城,在公元2007年,在朗朗乾坤之下,数百座黑砖窑里,文明的底线被彻底击穿。”也诚如《南方都市报》所说:“这一场人道的危机,以愤怒的民意推动,正演化成高层意志主导下的政治行动,要以国家名义,捍卫文明底线。”
我们已知,在山西这场人道危机中,有一位甘肃籍农民工刘宝不幸罹难;我们已知,超过1000个农民工在这场人道危机中受到迫害;我们也已知,这场人道危机的发生不仅仅在于当地黑恶势力的凶残,更在于当地官员的包庇与纵容。为此,我要呼吁,共和国,为你的无辜公民的死亡降半旗吧。这是为在21世纪、在共和国领土内充当奴隶而惨死的公民表示悲痛,是向成百上千曾在奴隶状态下生活过的人们表示抚慰,也是为表达我们对黑恶势力的愤怒,为表达我们对官员放弃职责的憎恶,为表达我们修复社会的文明底线的决心!
1999年5月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3名记者殉职,我国为3名记者降国旗致哀。我们曾以降国旗的仪式来对他国的无耻行径表示愤怒,对勇士表示悲痛,我们同样可以用降国旗的仪式对国内的那些黑恶势力和失职的官员表示愤怒,为无辜惨死的公民表示悲痛。
这是一种通常只可能在法制完全松弛、人性基本泯灭的地方出现的人道危机。我们的想象力再丰富,还是不能想象,人类摆脱丛林,离开奴隶社会几千年了,一个共和国的公民居然会在这种兽性的奴役下惨死。看来,只有为这位不幸的农民工降下尊贵的国旗,才能表达我们对共和国公民生命的尊重,才能抚慰这位公民的在天之灵,才能安慰成百上千有过如此遭遇的公民以及他们的亲人的受伤的心灵。
是的,他们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仅仅是审判,这最终还是会被某些官员当做个案,我们无法相信今后类似的事件不会发生。只有为在这场人道危机中的死难者降国旗,我们才能让那些黑恶势力与失职的官员明白,公民的人格、自由、生命与国旗、国家安全同在,神圣不可凌辱。
我们更需要政府用为普通死难者降国旗的仪式,以国家的名义,来表达我们社会修复文明底线的决心,凝聚我们的人心。在这场人道危机中,的确有一种文明的底线被地方黑恶势力、被失职的官员击穿,而且,我们知道,在近年来,在许多许多的矿难等人道危机中,一些地方的文明底线一再地被击穿。一些民众已经对文明底线能否被修复产生了怀疑。因此,再没有比政府亲自出面,以国家的名义,为黑砖窑的死难者降国旗这种仪式,更能坚定地表达政府修复文明底线的决心的了。降国旗表明,政府和公众站在一起谴责这种暴行,政府认同世界公认的文明底线,政府有坚定的决心来捍卫这种文明底线,正如俄罗斯政府为在莫斯科文化宫事件、别斯兰事件中丧生的人降国旗来强烈谴责恐怖分子,捍卫文明世界的底线一样。
为修复我们社会被击穿的文明底线,为表示我们有修复这种文明底线的决心,请为这场人道危机的死难者降国旗吧!我相信,降下的是国旗,升起的将是千千万万向往文明世界的人心。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应为黑砖窑的死难者降国旗”的一项是
A.我们为在山西洪洞县黑砖窑事件中不幸罹难的甘肃籍农民工刘宝降下国旗。
B.1999年5月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3名记者殉职,我国为3名记者降国旗致哀。
C.俄罗斯政府为在莫斯科文化宫事件、别斯兰事件中丧生的人降国旗。
D.以国家的名义为死难者降国旗更能坚定地表达政府修复文明底线的决心。
【小题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山西洪洞县黑砖窑事件中的窑工们是当代版的“包身工”。
B.山西洪洞县黑砖窑事件表明我们的文明底线被彻底击穿。
C.山西洪洞县黑砖窑事件表明洪洞县是一个法制完全松弛、人性基本泯灭的地方。
D.刘宝和以身殉职的我驻南大使馆3名记者一样,其生命应受到尊重。
E. 为在人道主义危机中丧生的人降半旗,表明政府和民众站在一起。
F. 因为仅仅是审判,这最终还是会被某些官员当做个案,所以对洪洞的相关官员不必审判。
【小题3】怎样理解我们应为普通公民的罹难降下我们的国旗?
【小题4】怎样理解“降下的是国旗,升起的将是千千万万向往文明世界的人心”?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杀 棋

王建华

天气晴好的日子,邮局的南墙根总是聚满了闲散老人,聊天甩扑克,下象棋,随心而为,各得其所。

靠墙根的一头,一个老头双手拢在袖管里,半眯着眼睛似睡非睡,静静地坐在小马扎上,像一尊蜡像。他面前有一张能折叠的四方桌子,桌子对面也放着个马扎。桌子上画着棋盘,棋盘里填满了棋子。旁边的香樟树上挂着块一尺见方的硬纸板,歪歪斜斜地写着:五块钱一局。偶尔有人坐到他对面,说杀一局,他微微睁开眼睛,说五块钱一局,你先请。每每不到十分钟,来人就会摸出五块钱丢在桌子上,悻悻地离去。这些人当然都是从外地或是乡下来的象棋爱好者。城内清楚底细的人都不跟他下,因为全不是他的对手。

“我跟你杀一局。”老头儿微微睁开眼睛,说五块钱一局,你先请。老头儿伸出细长干瘦的手指做一个请的手势,却发现对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小子“啪”的一声架起一门当头炮。老头儿迟疑着上了一匹马,推上这匹马时,他斜睨了那小子一眼:长长的头发几乎遮住他黝黑脸庞上的黑边近视镜,眼镜片后面小眼珠滴溜溜转,闪烁地着凶狠的光;薄薄嘴唇边几根浅黄胡须像极了春天破土而出的草芽。小子飞快地上马、出车,攻势迅疾凶猛,顷刻工夫,车马杀气腾腾地压到河界上。老头儿也不慢,每当对方“啪”的一声棋子落桌,他的棋子就轻轻巧巧地跟上,要么巧妙地避其锋芒,要么死死地封住去路。

春阳把最后一抹余晖投在香樟树上,香樟树上刚刚长出的新叶嫩绿中吐出紫红。“你是学生伢?”老头儿问了一句,小子“嗯”了一声。“咋不去念书?”老头儿又问。“杀棋就杀棋。”小子没好气地回一句。老头儿又迟疑了一下,杀棋就杀棋,这分明是他自己平时跟别人说的话,走棋时他从不让别人问长问短。

小子的鼻子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老头儿偶尔瞟一眼小子,真的再也没说一句话。老头儿用连环炮配合一匹马在对方阵营内形成掎角之势,只等家里的士角炮打掉对方一个士,即可置对方于死地。然而,他像一个武林高手任凭对方刀光剑影在面前上下飞舞,却只是左避右让,就是不出手。

小城人都不知这个老头儿的来路,只知道他偶尔也做些收破烂的营生,那是一连几天无人跟他对弈的时候。他刚刚在这里摆棋摊时,生意还不错,跟他对弈的人也不少,观战的人也多,后来因为棋艺悬殊,棋摊就逐渐冷落了。他也试图输过棋,因为他演技不高明,让赢棋子的人觉得憋屈,备受侮辱似的,久了就很少有人上他的棋摊。

小子的额角上已经冒出粗大的汗珠,他把另一门炮调到自家河界中位,打算用双炮连环射击,从对方中位撕开一道口子。这时,老头儿只要撤回一车保住护驾马,小子即使硬拼也将无济于事,然而,老头儿回撤的车偏偏别住了马腿,让小子将了军。老头儿抓耳挠腮无比遗憾地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小子用衣袖揩一把脸上的汗,说你可以出帅。老头儿说你赢了,我的帅动不了,如果要动帅,就算我输,我从不动帅。小子这才看见老头儿的“帅”被一根螺纹钉固定在桌子上。

小子拿着五块钱朝学校方向走去,邮局斜对面是一所重点高中。老头儿一边把桌子折叠起来一边大声反复嘟哝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小子志得意满地把五块钱在空中扬了扬,头也不回,一溜儿小跑地去了学校。

“我陪你杀一局。”五年后一个寒假,小伙子从大学回家又来到老头儿棋摊前。老头儿微微睁开眼睛,一眼就认出小伙子,尽管他头发理短了,皮肤白净了。

“五块钱一局,你先请。”

“那年差点儿我就逃学了。”小伙子一边说一边又“啪”的一声架起当头炮。

“杀棋就杀棋。”老头儿说。

(选自《安徽文学》2018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子的鼻子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细节描写表现了因棋局上明显处于下风和怕别人追问逃学,学生内心的紧张不安和焦虑心理。
B.“小子用衣袖揩一把脸上的汗”,动作描写表现了学生棋局扭转后并打算回到学校时的如释重负、轻松得意的心理。
C.老头儿大声反复嘟哝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主要突出了老人因不慎输棋而无比痛悔、心犹不甘的形象。
D.五年后一个寒假,小子从大学回家又来到老头儿棋摊前下棋,表明小子在老人的帮助和生活的磨炼中更加成熟,并懂得感恩了。
【小题2】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春阳把最后一抹余晖投在香樟树上,香樟树上刚刚长出的新叶嫩绿中吐出紫红。
【小题3】试结合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丰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