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小题1】“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种常见文体,名篇不少。从内容上看:可以记人,记事,记游,记物等,故又称为“杂记”。除了本文,其实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著名的“记”,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_________》、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_________》等。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以为美,正则无景 (___________)  
(2)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 (___________) 
(3)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 (___________) 
(4)而江浙之梅皆病 (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B.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C.非有能硕茂之也D.毕礼而
【小题4】卖梅的人是怎样使正常的梅成为病梅的?(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小题5】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2 12:4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①六月重过扬州记

清龚自珍

居礼曹②,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鱼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署岗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俱。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襄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凑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且长寿者几人欤?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杨州记》。

(文幸有删节)

注释:①己亥:公元1839年。②礼曹:即礼部。③零甃(zhou)断甓(pi)):残墙碎砖。④信宿.连宿两夜。后文“信信”,:连宿四夜。⑤冶华:美丽繁华。⑥鼯狖: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客有者曰(____________) (2)舍舟而(____________)
(3)视,玻璃五色俱(____________)(4)有询京师近事者(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的—项是(   )
A.遇女墙啮可登者B.客有请吊蜀冈者
C.有发史事见问者D.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
【小题3】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
【小题4】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④⑥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⑥
【小题5】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闻与所见。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世风世情,作者虽己发现今昔之别,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但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虽未败残,但己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说京师翠微山
龚自珍
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京师也。不居正北,居西北,为伞盖,不为枕障也。出阜城门三十五里,不敢远京师也。
僧寺八九架上,构其半,其趾,不使人无攀跻之阶,无喘息之憩,不孤巉,近人情也。
与香山静宜园相络相互,不触不背,不不列于三山为也。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草木有江东玉兰,有苹婆,有巨松柏,杂华靡靡芳腴。石皆黝润,亦有文采也。名之曰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不僻俭名其平生也。
最高处曰宝珠洞,山趾曰三山庵。三山何有?有三巨石离立也。山之盩有泉,曰龙泉,澄澄然渟间,其甃之也矩。泉之上有四松焉,松之皮白,皆百尺。松之下、泉之上为僧庐焉,名之曰龙泉寺。名与京师宣武城南之寺同,不避同也。
寺有藏经一分,礼经以礼文佛,不则矣。寺外有刻石者,其言清和,康熙朝文士之言也。寺八九,何以特言龙泉?龙泉迉焉,余皆显露,无龙泉,则不得为隐矣。
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偃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邓尉之松放,翠微之松肃;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古之直;邓尉之松,殆不知天地为何物;翠微之松,天地间不可无是松也。
注释:①盩(zhōu):山的幽深处。②甃(zhòu):用砖砌。③迉(qī):弯曲,绕道而行,这里为曲折隐秘的意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其半,其趾 胪:罗列
B.不以不列于三山为 怼:骄傲
C.其甃之也矩    中:合于,符合
D.礼经以礼文佛,不则矣 野:粗俗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僻俭名其平生也  不不列于三山为怼也
B.隐之所居也 天地间不可无是松
C.僧寺八九架上 澄澄然渟
D.隐者所居也 草木有江东玉兰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偃/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B.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偃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C.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偃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D.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偃/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小题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它和西山既分离又相互连接,不想成为主峰,又以依附西山为耻。
B.有巨松柏,杂华靡靡芳腴
有高大的松柏,杂草丛生,随风倒伏,芳香华美。
C.寺外有刻石者,其言清和,康熙朝文士之言也。
寺外有一块石碑,碑文语言清丽平和,是康熙时期的文人撰写的。
D.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古之直。
邓尉山的松树古朴得超脱,翠微山的松树古朴得率直。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把目光对准翠微山,说它在朝廷上有记载,有声誉,因山体小而仰慕那些高山,是隐士居住的佳境。
B.作者评价翠微山“不敢绝高”“不为枕障”“不敢远京师”,这都很符合士大夫的形象特点。
C.邓尉山因汉时邓尉隐居于此而得名,山上四棵古松也似乎具有了古代隐士的风范,放逸不羁,神气飞扬。
D.作者用“说”的方式、拟人的手法,把一座无知无觉的山峰,写得富有人情味,是一篇独特的游记散文。
【小题6】文章表面处处说山,实际处处拟人,赋予它一种人格特征。结合全文内容,阐述作者赋予了翠微山哪些“人情”?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小题1】《病梅馆记》的作者龚自珍,字璱人,浙江杭州人,晚清杰出思想家,__________家,《己亥杂诗》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不拘一格降人才。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也 (2)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
(3)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4)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
【小题3】下列加点词与“以夭梅病梅为业求钱也”中的“以”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其智力为也
B.有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C.遏其生气,求重价
D.而木之性日
【小题4】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小题5】有人评价《病梅馆记》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有相通之处,你同意吗?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