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草书屏风

(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注)怀素,唐代书法家,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以狂草著名。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询问对方是从哪里得到这个屏风的,因为他一眼就看出字是怀素写的,说明诗人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很熟悉。
B.颔联上句的“尘色染”形象写出了屏风不被人重视的现实,表达出诗人看到屏风被灰尘沾染的伤感。
C.颔联下句中的“墨痕浓”的“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色,已经把整幅字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
D.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表达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小题2】诗歌的后两联使用了哪些手法?描摹出怀素草书的什么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9 02:47: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截冠雄鸡志

李翱

①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②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甲)
③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且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乙)
④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丙)”
⑤(丁)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选自《李文公集》)

注①零口:地名。②营群:予其群林。
【小题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哉B.也C.矣D.耳
【小题2】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面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
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小题4】对“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鸡难道不是希望它来呼唤自己来吃食吗?
B.那些鸡难道不是幸亏它的呼唤才过来吃食吗?
C.那些鸡恐怕是希望它来呼唤自己来吃食的吧?
D.那些鸡恐怕是幸亏它的呼唤才过来吃食的吧?
【小题5】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