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参加的尚书省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通称省试。钱起参加的此次省试诗题为“湘灵鼓瑟”。②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舜死后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湘水女神。③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内,又称九嶷,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倒装,内容照应诗题,点出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她轻抚“云和”之瑟,弹奏起哀伤的乐曲。
B.“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写水神冯夷闻瑟而舞,成了湘灵的知音;路过湘水的楚人因其悲而不忍闻。
C.“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乐曲进入最高潮,湘灵的哀怨随流水与悲风而远,绵延不绝,凄婉幽怨。
D.全诗驰骋天上人间、幻境现实,多角度描写,表现了湘灵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死在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
【小题2】本诗结尾两句被赞颂为“神来之笔”,请结合全诗,从艺术效果的角度赏析这两句之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30 04:48: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申,字季和,河内温人也。申早有风概,十四便善弈棋,尝随父候吏部尚书到溉,时梁州刺史阴子春、领军朱异在焉。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申每有妙思,异观而奇之,因引申游处。属太清之难,父母俱没,因此自誓,菜食终身。
元帝承制,起为开远将军,迁镇西外兵记室参军。及侯景寇郢州,申随都督王僧辩据巴陵,每进筹策,皆见行用。僧辩叹曰:“此生要鞬汗马,或非所长,若使抚众守城,必有奇绩。”僧辩之讨陆纳也,申在军中,于时贼众奄至,左右披靡,申躬蔽僧辩,蒙楯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僧辩顾申而笑曰:“仁者必有勇,岂虚言哉!”除散骑侍郎。绍泰初,迁仪同侯安都从事中郎。
高祖受禅,除安东临川王谘议参军。出为戎昭将军、江乘令,甚有治绩。入为尚书金部郎。九年,除秣陵令,在职以清能见纪,有白雀巢于县庭。秩满,顷之,预东宫宾客,寻兼东宫通事舍人。迁员外散骑常侍,舍人如故。
陵之肆逆也,事既不捷,出据东府,申驰召右卫萧摩诃帅兵先至,追斩之,因入城中,收其府库,后主深嘉之。以功除太子左卫率,封文招县伯,邑四百户,兼中书通事舍人。寻迁右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以疾还第,就加散骑常侍,右卫、舍人如故。
至德四年卒,后主嗟悼久之,及葬,后主自制志铭,辞情伤切。卒章曰:“嗟乎!天不与善,歼我良臣。”其见幸如此。
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B.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C.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D.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处,指交游和相处。孔子周游列国时,“游”的同时常伴随学术交流,成“游学”。本文中的“游”,跟陶渊明“清自交以绝游”一句中的“游”意思相同。
B.筹策,本义指一种古代计算用具。本文中引申为“计策”,成语“运筹帷幄”“一筹莫展”“出谋划策”中保留了与本义相关的用法。
C.伯,古时用来指兄弟中排行第一的。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以下类推。县伯,此指县级最高长官,不是爵位。
D.志铭,即墓志铭,分志和铭两个部分,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申年少有才但家门不幸。他十四岁时,下棋的才华便得到阴子春、朱异的赏识;父母因动乱而双亡,对他的内心触动很大。
B.司马申长于据守而不善征伐。他曾跟随都督王僧辩据守巴陵,虽然不善于在疆场征战,但在安抚百姓、守卫城池中有突出贡献。
C.司马申曾临危无惧,奋勇护帅。讨伐陆纳的一次战斗中,敌强我弱,在卫士溃逃之时,司马申却毫不退缩,危难之时确保了主帅的安全。
D.司马申果断决策,评叛建功。在叔陵叛逆占据东府的情况下,司马申驰马召来援兵追赶叛贼,事后得到嘉奖,并授职获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申躬蔽僧辩,蒙楯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
(2)九年,除秣陵令,在职以清能见纪,有白雀巢于县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