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尉佗楼

许浑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②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万古风。

[注]①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②颔联的意思是,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尉佗自立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汉朝实现统一。③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刘项相争,战祸连年,尉佗偏守一隅,在岭南自立为王,场面宏大,起笔不凡。
B.任嚣力主分裂,陆贾功在统一,两者相互对照,诗人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褒贬之意溢于言表。
C.第五句与“箫鼓追随春社近”都出现的“箫鼓”一词,取意虽相近,但一为名词一为动词。
D.第七八句运用虞舜和薰弦的典故,站在南越百姓的角度,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
【小题2】有人认为,“本诗以登楼为题,却没有依循登高揽胜、即景抒怀的寻常思路,可谓匠心独运。”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1 07:03: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①,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②,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③。
【注释】①陈维崧(1625年—1682年)身经家国巨变之后,情怀激荡,于悲壮慷慨的史事最多感触,屡形于言。②并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③三河年少客:指好气任侠之辈。三河谓河东、河内、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④豫让桥:晋国豫让行刺赵襄子时的藏身之处。
【小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秋色本应所见,但作者着一“冷”字,化视觉为触觉,化有形为无形,新奇地描绘出秋色给人带来的冰冷刺骨之感。
B.风为“酸风”,可见天气之恶劣;“卷怒涛”,则描写出了寒风吹过江河湖海,大浪滔天,浪花飞溅的壮阔气势。
C.词的上阕一、二句,展现了北方深秋季节所特有的天气特征,渲染了萧瑟肃杀的气氛,并为人物的出场蓄势。
D.“并马三河年少客”,描写作者独自驰骋在盛产剑客侠士的古邢州之地,引出对活跃在古邢州的历史人物的追忆。
E. 在词的下阕中,作者对与燕赵相关的历史人物荆轲、高渐离、豫让都赋予了赞赏之情,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仰。
【小题2】“忆昨车声寒易水”一句是整篇词眼,请结合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