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各题。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小题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点明时间,冬季,岁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长的冬天,令人有光阴苦短之感。
B.第二句点明环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作者遥望远在天边的故乡,顿生沦落天涯之意。
C.“鼓角”是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鼓角连响五遍,反映时局动荡、战争频仍。
D.作者深夜不寐,听到野外传来众多家庭的哀哭声,也听到几处渔人樵夫唱起少数民族的歌谣。
E.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人间世事变迁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小题2】这首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两句,与《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是律诗的颔联,而且写到了江水和夜景。它们在意境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试作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2 05:51: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是这般鲜红,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破损。樱桃如此娇嫩,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致,摹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的对当年皇帝赐樱的美好回忆,衬托了作者在西蜀收到“野人”相赠的樱桃时的感激之情。
E.“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小题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小题1】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小题2】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