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公务员之死

(俄)契·诃夫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打了个喷嚏,无论何时何地,谁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庄稼汉打喷嚏,警长打喷嚏,有时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人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毫不慌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看四周:他的喷嚏是否溅着什么人了?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来,因为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着将军的耳朵小声说:“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帝份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请坐下吧!让人听戏嘛!”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舞台。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他开始惶恐不安起来。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他一眼。“连话都不想说了。应当向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先是被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但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他的妻子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刚才我道歉过了,可是他有点古怪,而且一句中听的话也没说……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夫解释。他走进将军的接待室,看到里面有许多请求接见的人。将军被围坐在其中,已经开始接受呈文了。将军询问过几人后,抬眼望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如果大人还记得的话,”切尔维亚科夫说,“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

“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您有什么事?”

“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者,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将军做出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既然这样,我再也不向这个装腔作势的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写成。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我来是向您赔礼道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有想过。在下胆敢开玩笑吗?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颤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将军跺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突然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咽了气。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布里扎洛夫将军前后进行了多达六次的“道歉”,而且一次比一次显得郑重、真诚而又卑怯、悲戚。
B.小说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思想庸俗、生活猥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恨,也表达了其对罪恶的等级制度的控诉。
C.小说灵活地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这一典型形象。
D.小说悲惨凄清。切尔维亚科夫在观看歌剧时把喷嚏溅到了一位将军头上,然后就陷入了循环往复的道歉之中。
【小题2】小说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请问小说中切尔维亚科夫回家后和妻子谈话的情节可以删去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2 06:44: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苦 闷
契诃夫
薄暮时分天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路灯飘舞,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一身雪白,坐在驾车人座位上,纹丝不动;他的马也一身雪白,纹丝不动。上午他们驾着车出了院子,眼看昏暗的夜色笼罩全城,可还没有过一个雇主。
“马车,去维鲍尔格街!”有人喊。约纳看见一个穿军大衣的军人。
“去维尔格街!”军人又说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 ”
约纳拉紧缰绳,从肩上落下一层雪,军人坐上车,车夫扬起鞭子迟疑地挪动了。
“往哪儿驾,死鬼!‛约纳听到黑暗里熙来攘往的人流中发出的叫喊,“靠右! ”
“车也不会赶!靠右走! ”军人生气地说。
一个车夫朝他骂;一个行人肩膀擦着马鼻子恶狠狠瞪他,约纳在车座上如坐针毡,两个臂肘左冲右撞,似乎不明白身在何方,又为何会在此地。
“这些人都那么坏! ”军人打趣说,“一个劲地撞你。”
约纳回头望望坐车人,微微动动嘴唇,想说可什么也没说出来。
“什么? ”军人问。
约纳使了使劲,逼出了沙哑的话音。“老爷——那个——我儿子这个星期死啦,在医院躺三天死了。”军人说:“照这样明天也到不了,赶紧点! ”
约纳欠起身挥动着鞭子,几次转身看军人,可军人闭着眼没兴趣听他说。到维鲍尔格街军人下车,他把车停到一家饭馆边,在车座上蜷着身子,一动不动……一个又一个小时过去了……
“车夫,去巡警桥! ”三个年轻人走过来,两个又高又瘦,一个驼背;驼背用发颤的声音喊道,“三个人,二十戈比! ”
约纳拉紧缰绳,二十戈比不公道,他顾不上讲价,只要有人坐车就行。
“出发!‛驼背说,“看你那帽子,整个彼得堡没有比这更差的帽子了……”
约纳笑,‚是破得不行啦! ”
“头疼得要炸开了。‛一个高个说,“昨天在杜克马索夫家我们俩喝了四瓶白兰地。”
“干吗撒谎!‛另一个高个子生气地说。
“对天发誓!事实是……”
“这是像虱子咳嗽那样的事实。”
约纳笑了,‚开心的爷们! ”
“见鬼!……‛驼背愤愤地喊,‚老不死的?有你这样赶车?用鞭子抽!‛
驼背一个劲儿地骂人,两个高个开始议论一个叫彼得罗芙娜的女人。约纳回头看他们,等他们的谈话有了短暂的间歇,他回过头喃喃说:‚这个星期我——我儿子——死了!‛
“所有人都会死……‛驼背咳了一阵说,‚快赶车!什么时候到啊?‛
“你给他鼓点劲! ”
“老不死的,听见没有?小心让你吃脖拐!和你这号人讲客气还不如走路! ”约纳听见脖子后面拍的一响。
“赶车的,有老婆吗? ”一个高个问。
“我?老婆在坟里!儿子也死了,我还活着……真是怪事,死神认错了门,本该找我,偏找上我儿子……”
约纳转身想告诉儿子死去的经过,驼背吁口气说总算到了。约纳收下二十戈比久久目送着这三个游荡者。他又孤单了,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苦恼刚淡忘,又回来了,更为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
约纳看见看门人提着一个袋子,决计跟他攀谈一下。
“亲爱的,几点啦? ”他问。
“干吗停这儿?把车赶开! ”
约纳把车赶开几步,沉浸在苦闷中,他觉得向别人诉说没有用,可还没过五分钟,他仿佛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似的,受不住了。
“回院子里去! ”约纳望了望院里睡熟的人,后悔回来早了。
“连买燕麦的钱还没挣到呢。”他想。
一个年轻车夫从角落里起来,走到水桶那儿去。
“想喝水? ”约纳问。
“是啊!”
“那就尽情喝。可是,老弟,我儿子死了,听见没有?在医院里死的……真是怪事! ”
约纳想看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效果,可年轻人喝过水蒙头睡着了。约纳叹口气,儿子死去快一星期了,一路上他还没跟一个人好好地说这事……应当说说儿子怎样得的病,怎样难受,临死前说些什么,怎么死的……。乡下还有个女儿阿尼西娅……也要说说她……他可说的话会少吗?听的人应该哀伤、叹息……“去瞧瞧马吧。”约纳穿上大衣,走进马棚,一个人不敢想儿子,跟随便哪个人说说,自己想可怕得受不了。
“在嚼草?‛约纳问他的马,“好,嚼吧……既然挣不到买燕麦的钱,就吃干草吧……我赶车不行啦……应该儿子赶,他可是地道的马车夫,要是他还活着多好。”
约纳沉默一会儿接着说:‚无缘无故死了,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马驹,小马驹突然死了,你说可怕不可怕? ”马嚼着草听着他说话,约纳说得得意起来,便把一切讲给它听……
【小题1】小说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小说详写三个年轻人的无聊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契诃夫与鲁迅虽然生活的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但他们的作品有相同之处,请结合《祝福》中的祥林嫂,从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角度分析其共同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小题1】埋葬别里科夫既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为什么又要“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B.别里科夫虽令人讨厌,但别里科夫死去毕竟令人悲伤。
C.套子的代表人物死去了,可是套子依然存在,且势力还十分强大。
D.在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中,人们都变得虚伪起来了。
【小题2】“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具体指的是
A.别里科夫死后,沙皇专制统治更加疯狂,生活更加郁闷、无聊、乱糟糟。
B.生活虽然恢复了旧样子,但是人们仍然心有余悸,顾虑重重。
C.生活恢复了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
D.别里科夫虽然死了,但人们仍忧心忡忡,没有一点愉快感。
【小题3】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别里科夫是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典型形象,这种人到处可见,任何时代都有。
B.别里科夫思想流毒很广,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会存在。
C.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的产物,制度不变,这样的人将在各处产生。
D.别里科夫是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典型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永远不会消失。
【小题4】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小说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