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雨余小步

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注) 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鹁鸠:即斑鸠。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
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
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
【小题2】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2 11:4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竹溪记

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与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薪:柴火
B.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 稿:枯槁
C.而能不溺乎其中    溺:沉溺
D.尤挺挺不妄与人交,  妄:随意地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任光禄植竹原因的一组句子是
①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②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③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
④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⑤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
⑥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
A.①⑤⑥B.②③⑤C.②③⑥D.①②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人不但不认为竹可贵,还嘲笑京师人把他们当柴火用的竹子当成珍宝。
B.京师人与江南人都喜欢奇花异石,而产奇花异石地方的人看待这些奇花异石,跟江南人看待竹子一样。
C.任光禄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去追风收集奇花异石,而是种植江南人都看不起的竹子。
D.全文最突出的写作技巧是对比,作者将江南人与京师人对比,将任光禄的嗜好与其他富贵者相对比。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三游乌龙潭记

谭元春

①予初游潭上,自旱西门左行城阴下,芦苇成洲,隙中露潭影。七夕再来,又见城端柳穷为竹,竹穷皆芦,芦青青达于园林。后五日,献孺召焉。止生坐森阁未归,潘子景升、钟子伯敬由芦洲来,予与林氏兄弟由华林园、谢公墩取微径南来,皆会于潭上。潭上者,有灵应,观之。

②冈合陂陀,木杪之水坠于潭。清凉一带,坐灌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勺入浚潭中,冬夏一深。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往水轩。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令筏先就之。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忽复得路,登登至冈。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

③是时残阳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始犹红洲边,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頳。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乃回篙泊新亭柳下,看月浮波际,金光数十道,如七夕电影,柳丝垂垂拜月。无论明宵,诸君试思前番风雨乎?相与上阁,周望不去。适有灯起荟蔚中,殊可爱。或曰:“此渔灯也。”

(注)①陂陀:倾斜。②蒙翳:此指草木覆盖。③頫:同“俯”。 ④頳(chēng):红色。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首尾相连,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
【小题2】对第①段“芦苇成洲,隙中露潭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里芦苇成片地长在小岛上,芦苇的缝隙中露出潭水的影子。
B.那里芦苇就像一片小岛,芦苇的缝隙中露出潭水的影子。
C.那里芦苇长在明亮的水泽之中,芦苇的缝隙中露出潭水的影子。
D.那里芦苇长在明亮的水泽之中,缝隙中露出芦苇在潭水中的倒影。
【小题3】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第②段景致的意境。
【小题4】第③段描写晚霞印水三个“已而”连用,读来却不觉繁复的原因是___。
【小题5】本文第③段对月下之潭的描写生动有意趣,请就画线句作简要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车窗记

①河东薛德温官御史近五年,始买小屋两间于京师,仅容几榻床席,又苦其东壁暗甚,力不能办一窗。小子淳乃取废鹿车上辕,卸去两傍长木,以中方为棂,类若窗者,穴壁而安置之。

②余归自外来,因叹曰:‘以御史之显,曾不能办一窗,致以此物为之,使富者见焉,必睨目而哂,掩口而走矣。御史之拙于生事,乃至乎此。’

既而取古书读其下,则旭日漏彩,清风度凉,心神通融,四体超爽,忽不知天之迥、地之广,而屋之陋也。复从而自解曰:‘吾之屋如是,可谓陋矣。然安之而忘其陋,是居虽小而心则大也。彼贪民侈士,巍堂绮户,可谓广且丽矣。彼方褊躁汲汲,若不足以自容,日夜劳神惫精,思益以扩大之。是其居虽大,而心则小也。小大之说,君子必能辨之。’于是作《车窗记》。

【小题1】本文以御史薛德温屋舍之“小”及“暗甚”起笔的用意是:(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③段中写道:“是居虽小而心则大也”,其“心则大”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③段划线句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请加以赏析。
【小题4】对本文运用的表现手法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A.叙议结合
B.对比衬托
C.褒贬分明
D.以小见大
【小题5】本文与课文《项脊轩志》的写作目的是否相同,请作具体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恒山游记
乔宇
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玄岳;《福地记》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予家太行白岩之旁,距岳五百余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余年。
至正德改元,奉天子命,分告于西蕃园陵等,经浑源。去北岳仅十里许,遂南行至麓,其势冯冯煴煴,生于天,纵盘于地。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带左右。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上七里,是为虎风口,间多横松强柏,壮如飞龙怒虬,叶皆四。从者云:“是岳神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斤不敢至。”
其上路益险,登顿三里,始至岳庙。颓楹古像,余肃颜再拜。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岸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曲阳,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怯升登,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然岁之春,走千里之民,来焚香于庙下,有祷辄应,赫昭于四方。如此,岂但护松柏然哉!余遂题名于悬崖,笔诗于碑及新庙之厅上。
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览焉。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云中之景,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昼锦、封龙诸山,皆俯首伏脊于其下。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怆然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知兹游非偶然者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浑源    道:取道
B.生于天    恣:无拘无束
C.桃芬李葩,带左右  映:映衬
D.叶皆四衍    衍:盛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历代怯升登    求人可使报秦
B.心窃慕  佯狂不知所
C.间多横松强柏,壮如飞龙怒虬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根本
D.相传飞曲阳 辞楼下殿,辇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想要游览恒山已经有二十多年,然而直到奉皇上之命去恒山通告“改年号为正德”之事时,才得以游览。
B.这篇游记是按照自下而上的登山顺序来写的,先写从山麓仰望,再写在半山腰俯深窥高,最后又写山顶所见。
C.每到春天时节,从千里之外赶来的百姓,来到有神灵护佑的岳庙烧香求福,岳庙有求必应,因而声名远播。
D.篇末写作者由绝顶放览之所见联想到虞舜巡狩恒山接受北方诸侯朝见的故事,使得恒山的形象越发庄严、神圣。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上。
(2)故历代怯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
【小题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怆然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知兹游非偶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