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郭解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
《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就是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中敢于坚持自我、敢于对抗强权、敢于对抗卑鄙与丑恶的侠士与义士,他们因为不代表统治者,所以没有名分,故而被称作“游侠”。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意志不受名分与职责所限,当然也就没有了统治者意志的羁绊;他们的行为不因权势而改变,因为他们既不弄权也不接受权势的约束;他们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改变,因为他们“急人之难,甚己之私”。
侠义之士的人格是独立的、高尚的,但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因此而注定成为悲剧。《刺客列传》中的刺客,为报知遇之恩,便心甘情愿地去冒险。专诸受公子光所托去刺杀吴王僚。专诸的行刺行动是他高尚人格的悲壮表现。豫让、聂政、荆轲的刺杀行动无一不是如此,他们的人生选择又是惊人的相同,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悲剧人格。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他们没有显赫的权势,甚至所为有悖统治者的规矩,但却比为官者更坦荡磊落、重情重义。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是与传统的礼法、虚伪的道德相对抗的表现;“义不苟合当世”,是绝不为了官爵俸禄而改变个人的品格、操行的坚守。而这样的游侠,其所作所为却偏偏是违犯当时的法律法规的。可见,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也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郭解为御史大夫公孙弘所害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选自《<史记>侠义之士的独立意志与悲剧人格》,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史记》中对“侠义之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侠义之士具有侠肝义胆、急人所难、能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他们不自我夸耀,不轻易改志节,不放弃操守。
B.侠义之士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不惜死的为人准则。他们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
C.“士为知己者死”是侠义之士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在他们眼里,道义和生命总是都一样珍贵,他们为报答知遇之恩视死如归。
D.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如专诸、豫让等,虽没有权势,但他们坦荡磊落、重情重义,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受权势约束。
B.从朱家的急人所难而不矜其功的处世方式,足可以看出朱家是一位“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的侠士典型。
C.侠士、义士的人格是独立的,也是高尚的,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
D.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他明知走上的是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在死亡面前大义凛然。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济穷救急”是游侠之“义”,“报答知遇之恩”是刺客之“义”。他们对道义的尊崇得到了司马迁的极力赞扬。
B.游侠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名分,但他们却坚持自我、敢于对抗现实中的卑鄙与丑恶,他们不代表统治者,代表的是社会底层的平民。
C.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义不苟合当世”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法律法规是相违背的,这是他们不受统治阶级欢迎的原因。
D.侠义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朱家等人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现代人的思想觉悟都有很大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4 07:4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的乡村是一个熟人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儒家仁爱伦理设定的处理经济交往、人际关系以及维护乡村生活秩序的道德规则便捷有效,且易于被村民所接受和实践。传统乡村的伦理关系或是基于家庭和家族的血缘亲情,或是基于地缘,血缘亲情和地缘共同构成了熟人社会伦理的基础。因此,儒家仁爱伦理主张,人们应当首先维护家庭和家族成员以及彼此亲近的其他成员的权利,熟人共同体的伦理关怀应当优先得到考虑,然后再推及他人。自我不是孤独的原子,而是有着多重伦理关系的社会存在,人的本质规定性就体现在自我与他人以及社会的伦理关系之中。虽然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人的个体化发展,但是,基于熟人关系的共同体伦理依然被村民所认同和践行。熟人共同体提供了人际信任可以利用的充足人文资源,这是对现代社会契约信任和制度信任的有益补充。

最近30余年中国乡村社会所发生的变迁是如此剧烈和急速,以至于人们尚来不及进行理性和冷静的思考就被卷入其中。村民日益个体化的自主选择和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使得当代中国乡村伦理与传统乡村伦理相比,产生了一些新的带有“内卷化”特点的变化。其一是去传统化。个体从传统的熟人共同体的社会约束中脱离出来,试图摆脱家庭、家族和血缘亲情关系的道德要求。但是,这样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熟人共同体不重要或者不再发挥作用,如果熟人共同体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益,那么,个体依然会依靠熟人共同体。原本相对清纯的熟人共同体,现在融入了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色彩。其二是通过从众来创造自己的生活。当代乡村社会的成员走向个体化,获得的是自由和权利,成就的是道德自我,不盲从别人强加的价值观,而且也明了何为善、何为恶,然后做出自己的自主行为选择。然而,吊诡的是,“自由和个性并不必然会使个体变得与众不同。相反,对社会制度的依赖决定了当代的个体不能自由地寻求并建构独特的自我,男男女女必须依据某些指南和规则来设计自己的生命轨迹,因此,他们最终得到的反而是相当一致的生活”。因市场经济机制的实行而生成的制度化行为规则,为个性的自由发展设定了一些限制,人们不得不遵从一些与自己的意愿相悖的普遍性道德原则和规范。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因村民追求个体化而导致的熟人共同体的松动甚至瓦解,引发了乡村孝道衰落、人情淡漠、公共生活伦理缺失等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摘编自孙春晨《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仁爱伦理设定的处理经济交往、人际关系以及维护乡村生活秩序的道德规则便捷有效,容易被村民接受和实践。
B.血缘亲情和地缘是熟人社会伦理的基础,所以人们应当首先维护家庭和家族成员以及彼此亲近的其他成员的权利。
C.在人们还来不及进行理性和冷静的思考的时候,最近30余年中国乡村社会已发生了一些带有“内卷化”特点的变迁。
D.个体从传统的熟人共同体的社会约束中脱离出来,摆脱家庭、家族和血缘亲情关系的道德要求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会更有益。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集中论述了传统乡村这个共同体变化的原因、变迁后的特点及存在的现实问题。
B.文章第1段结合儒家思想分析了传统乡村中人的个体化发展与熟人共同体的密切关系。
C.文章第2段论述了当代中国乡村伦理“内卷化”的相互对立、不可共融的特点。
D.文章第2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特点,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只是建立在契约和制度上,这远远不如熟人共同体之间的人际信任。
B.村民一味追求个体化会导致熟人共同体的瓦解,还会引发乡村孝道衰落、人情淡漠、公共生活伦理缺失等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C.乡村社会成员走向个体化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自由和权利,不盲从别人强加的价值观,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
D.因市场经济机制的实行而生成的制度化行为规则,不得不为人们所遵从,所以自由和个性并不是绝对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
大禹训诫子孙:“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不仅提出了民本思想,并且也在治国中践行这种思想。周公总结商亡的教训,主张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实施德治。《尚书·康诰》的许多记载表明,周公深知殷商之鉴,努力安民保民、实施德政。儒家认为统治者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因此必须爱民、顺民、安民、利民。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与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都有重视人的意思。不过,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开始兴盛起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人”并不包括自由人之外的奴隶,所以其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比起西方奴隶制度下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更加具体、更加具有人情味,尽管不免有其蒙蔽性。
西汉政治思想家贾谊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民本思想。贾谊深入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总结出人民是国家兴衰成败根本的结论,完善了民本思想体系。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历代开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中具体化为三个主要方面:畏民重民,强调国家的安危、存亡、兴衰、功业,均取决于人民;知民得心,体察民情民意;爱民恤民,体恤爱护人民群众。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广大人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繁荣时期。但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主要是一种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的权术,是以君权至上、官本位为前提的王道、仁政和德治,实质上只是一种开明的统治策略。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并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与权利,不可能赋予人民政治权利。尽管如此,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民贵君轻、平政爱民等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摘编自张弓《民本思想促进中华文明发展》)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禹对子孙的训诫内容主要强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必须要在治国中践行的道理。
B.西方奴隶制度下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因为不包括奴隶而不具备蒙蔽民众的特征。
C.在前代较为完善的民本思想体系下柳宗元先后提出“民为本”“吏为民役”等观点。
D.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虽没有赋予人民政治权利,但基本思想在当代仍有借鉴意义。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时采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总分手法。
B.在论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时文本使用了对比手法。
C.为证明富民强国的道理文章先论述了畏民重民、知民得心等民本思想的重要性。
D.在论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时文本采用对比手法表述了其积极和缺失两个方面。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历朝历代不演变,那么这种思想的主旨就会发生变化。
B.对人都有重视使得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和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相通性。
C.如果没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实施就不可能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繁荣时期。
D.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不尊重百姓们的个体价值与权利说明其只是开明的统治策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CRISPR—Cas9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发现之一。这一基因编辑工具革新了实验室的生物技术,有助于疾病研究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该技术还显著影响了基于微生物的工业生产和粮食作物开发。但是真正让它一举成名的却是将其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2016年,来自四川大学的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了人体临床试验,标志着CRISPR—Cas9技术从此开启了人类基因编辑的新纪元。

CRISPR这一叫法是90年代由西班牙科学家Francis Mojica首次提出的,他通过深入研究首先发现,细菌和古生菌DNA中一连串作为原始免疫系统基础的重复序列,能够帮助细菌“记录”病毒入侵者的DNA;Cas9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识别在CRISPR中存储的特殊序列,并通过序列匹配剪切所有的DNA。

虽然CRISPR—Cas9在90年代就被发现,但直到2012年,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和艾曼妞·卡朋特才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这篇文章介绍了当CRISPR—Cas9这一体系从细菌中取出,再引入那些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发生了什么。“在真核生物中,当你剪切DNA时,你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DNA的可能”。

(摘编自《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新浪医药2018年3月5日)

材料二: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酸奶公司Danisco就开创了CRISPR的早期应用,当时科学家们使用早期版本的CRISPR来对抗牛奶和酸奶中的主要细菌,该细菌总是被病毒感染。那时候,CRISPR技术仍不成熟。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急需使用CRISPR保护粮食和农产品免受新细菌的侵害。基因编辑可以使种植更加高效,可以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主要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也可以创造出不受干旱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作物。基因编辑会影响我们吃的食物,因为食物基因被编辑以后,食物有可能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可以在杂货架上保存更长时间。

另外,运用CRISPR技术还可以生产更精瘦的家畜。2017年10月,北京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使用CRISPR对猪肉进行遗传工程改造,使猪体脂肪减少了24%。研究人员将小鼠基因插入猪细胞中,这样猪可以更好地调节体温。

(摘编自《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争议和未来》,搜狐科技2018年2月23日)

材料三:

不久前,霍金在其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提到,未来将出现被改动基因的“超级人类”,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会增强,甚至将提高智力和寿命。而霍金恐怕也没想到,他所想的未来竟然在其离世后不到一年就来了,11月26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对于这项基因编辑技术的成功,人们的反应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

霍金在其遗作中说过,如果一部分人变成了“超人”,作为普通人将只有两条出路,一是随着基因改造技术的普及,“普通人类”将会逐渐消失,都变成经过基因改造的“超人”;二是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无法通过基因改造进行提升的普通人类将变得“可有可无”,普通人类将会被“奴役”或是面临清洗。

关于改变基因来避免某种疾病的做法,是否能够取得效果存在很大的争议,一旦基因编辑不完全,那么非但无法预防疾病,反而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像此次对CCR5基因进行编辑以预防艾滋病的做法,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穆斯努鲁提出“没有正常的CCR5基因的人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比如西尼罗河病毒,死于流感的风险也会增加”。

而在其实际效果之外,还存在十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学者认为以任意手段暂时或永久增加人体机能是十分“可怕”的,不光有学者对其担忧,前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也做过相应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民众也对基因编辑技术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摘编自《抵制基因编辑技术,人类到底在恐惧什么?》,《智能相对论》2018年11月28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Francis Mojica首先发现的CRISPR—Cas9技术,之所以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发现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
B.当科学家从细菌中取出CRISPR—Cas9,再引入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剪切DNA便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DNA的可能。
C.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酸奶公司Danisco就开始将CRISPR技术应用于人类食物生产这一领域,但早期应用阶段的CRISPR技术还不成熟。
D.霍金在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曾预言,基因技术的发展最终将造成普通人类要么全部变身“超级人类”,要么被奴役或面临清洗。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从积极角度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有所肯定,认为这一技术对粮食作物的生产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B.基因技术不仅可以生产更精瘦的家畜,还能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且使食物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保存更长时间。
C.专家穆斯努鲁对此次贺建奎基因编辑免疫艾滋病婴儿事件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没有正常CCR5基因的人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
D.对基因编辑技术以任意手段增加人体机能的做法,一些学者和部分受访民众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并表达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悉,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增长率达到2.7%,为移动支付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注】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某个指标的同比增长率=(现年的某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8.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超300%,达381.9%。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二维码支付市场的爆发,消费者从PC端向移动端的迁移速度加快,预计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超150万亿元,达到171.5万亿元,增长率为68.0%。
(中商情报网《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预测》2017年12月26日)
材料二:
1月2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国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巨变:不带钱包出门将成为国人的新习惯,并成为世界的新时尚。
移动支付占比飙升的原因之一是支付宝收钱码的普及。一年来,遍布全国大街小巷的4000多万小商家,靠这张二维码贴纸实现了收银环节的数字化。现在,不管是在餐厅买单、商店购物,还是抓娃娃机和烤红薯摊,甚至街头艺人,都能支持手机支付。
随着支付宝推出收钱码、普及乘车码、支持扫码骑共享单车……只带手机出门,扫码、被扫码已成为人们的日常,出门不用带钱包正在成为国人的生活常态,移动支付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体不带钱包的便利,还能对社会产生一系列的正向影响。一方面,移动支付能积累信用,再通过信用让更多人能享受到信贷、保险等更多金融服务。哪怕是烧饼店、蔬菜摊;也能通过开通收钱码来获得贷款。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正前所未有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并塑造着新的国民习惯。
减少碳排是移动支付为社会创造的又一福利。通过在线缴纳水电煤、公共交通出行等低碳行为,至2017年底,2.8亿妈蚁森林用户累计减排205万吨,累计种树1314万裸,其中,云南的蚂蚁森林用户已达413万。
(云南网(不带钱包出门成云南人新习惯》2018年1月3日)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支付”迅速发展。据了解,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通常包括“扫码付款”和“扫码收款”两种方式。
不过,扫码支付在走入人们生活的同时,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介绍,相比于银行卡支付,条码支付没有物理卡片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比如,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病毒,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窃取,甚至可能通过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来盗刷手机用户银行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条码支付由于门槛较低、成本低廉、支付便捷,近年来受到了商户、消费者、银行及支付机构的青睐,在服务普通消费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河和隐患。从市场层面看,部分支付机构在拓展业务时,通过不当的交叉补贴、滥用优势地位来排除和限制竞争,导致不公平竞争。从合规层面看,部分市场机构片面追求业务发展速度,违规发展商户,带来各类安全隐患。”董希淼说。
(人民日报《规范“条码支付”让付款更安全》2018年1月3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2-2016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逐年递增,2012年的增长量最大。
B.2012-2016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同比增长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C.随着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逐年扩大,可以预测同比增长率可能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D.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中国网民的增多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扩大具有重要影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近年来因为国人不带线包出门的新习惯,减少了买卖过程中的现金流动,使得移动支付占比飙升。
B.移动支付不仅让人们免去了带钱包的麻烦,还可以让需要的商家都得到贷款,让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务。
C.条码支付是人们通过扫二维码来付款或收款,从而实现人和人之间资金转移的一种移动支付方式。
D.条码支付具有门槛较低、成本低廉、支付便捷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如“隐私被泄露”、“财产被转移”等隐患。
E.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数字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小题3】结合材料,概述如何解决“条码支付”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