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的春天

刘大杰

①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②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③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先生的诗确是作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④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⑤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宫。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摩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闷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⑥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清得怪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⑦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三月末日于成都

(原载一九三六年五月一日《宇宙风》第十六期)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从总写成都的天气宜于养花木开始,到方寸之地的茶馆结束,叙述层次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B.第④段写薛涛林公园的春意时,不仅着重突出此公园的风景特色,还用西湖上的风光来反衬薛涛林公园的风光。
C.第⑥段写百花潭的钓鱼人,用“无论”“总有”“不管”“总要”“才”等一组词语,写出了成都人爱谈笑、喜热闹的特点。
D.本文以华丽的语言、轻松悠闲的笔调,把成都春天的景象和风俗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感,表达出对成都春天的喜爱之情。
【小题2】文章是抓住成都的春天的哪些特点来描绘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小题3】文章最后一句“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4 07:4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伟大的思想开始于纸上,教育是在纸上完成的,商业是由纸质确立的,爱情是由纸质给予认定的,重要的新闻通过报纸得以传播……
纸在人类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几十年来,文明的进步已经尝试超越纸而拥抱一个无纸化的世界,纸迅速地被像素和屏幕替代。它应该如何立足?将走向何处?为什么做出了如此多贡献的纸张必须不断 创新?
(摘编自百家号《鼓吹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无纸化世界还没到来?》)
材料二

(摘自《无纸化时代已经开启——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电子凭证应用》,《金卡生活》杂志)
材料三
我国是纸张使用大国,纸浆进口量逐年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纸浆进口量高达 2107 万吨, 出版印刷企业用纸量 64299.06 万令。大量消耗纸张,不仅导致成本增加,还带来环境污染问题。1 万张 A4 纸, 就是一棵 100 公斤的大树。近年来,我国开始在办公、交易、物流等领域推行“无纸化”,居民也习惯了电子存 储、电子阅读等方式。有专家解释,“无纸化”是对“电子化”的一种通俗表达,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经历了移 动浪潮、“互联网+”等技术洗礼之后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必然结果。
…………
如今,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习惯使用纸张,无论是订立合同还是获取交易凭证,依旧认为“白纸黑字”更可靠。同时,由于政策层面整体设计不够,尤其是一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衔接。有的部门还坚守纸质 办公方式,不承认其他部门提供的电子材料,要求重新提供相关的盖章纸质材料才能通过。这给办事者带来麻烦, 还造成纸张浪费。纸张替代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无纸化”进程。比如,市场上有些电子书制作粗糙、 定价不合理,导致公众电子阅读的习惯没有完全培养起来,不少人依然选择纸质书。有关人士表示,“无纸化” 不意味着一定要取消纸张,但应从政策方面进行引导,培育健康的市场秩序。“我喜欢看书,阅读纸质书感觉还 是很不一样,但培养‘无纸化’的意识和习惯也很重要。希望能加大宣传,规范市场,推动降低电子书的成本。” 相关技术不够完善也是一大影响因素。信息的保密、电子签名的认定、电子发票的开具使用等,尚有拓展与改善 空间。另有人认为,电子发票技术从开始应用到逐步普及需要一个过程,眼下还属于新生事物,系统正在逐步完 善。现在通过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加密和认证,可进行比对,防止发票造假;如有需要,电子发票也可以打印出 纸质发票,与传统管理方式有效对接。
(摘编自《“无纸化”生活,你准备好了吗?》,《人民日报》2018 年 08 月 10 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纸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贡献卓著,是人类文化信息流传的载体,也是人类情感交流的媒介。
B.电子凭证有托管存储、依赖公信力、闭环运行等弊端,这制约了它的业务发展,无法发挥其优越性。
C.“无纸化”是存储方式数字化等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改善环境的现实需求。
D.无纸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纸张与人们生活习惯联系紧密,目前完全被替代的时机还不成熟。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纸张在现代社会被像素和屏幕迅速替代,是因为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对树木消耗过度等问题日益严重。
B.电子凭证依赖第三方托管储存,信息容易被篡改,发现问题后难以追溯,因而对第三方的公信力要求很高。
C.随着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无纸化办公涉及的信息保密、习惯认同、管理方式对接等问题将得到解决。
D.无纸化并不是要让纸张消失,而是要促使纸张与屏幕更好结合,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方式。
【小题3】要推进无纸化进程,需要哪些相关方的努力?他们各自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同类题2

㈢阅读经典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表情包占领世界
谢石
我最近突发奇想地做了一个实验一一如果不写字,单靠发表情,我们能跟朋友聊多久天?
结果,纯表情聊天非但没有卡壳,反而异常顺利。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没想到它也深深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一一如果没有表情,有些话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成套的表情包里扮成清朝后宫妃嫔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要比直白调侃来得更有效;我也不需要特意写出“晚安”两个字,仅靠一轮月亮的画面就能传祝福。
更有趣的是,聊天表情的主要阵地已经不再是熟人之间的调侃寒暄,它也开始占领谈正事儿的工作战场,动态图里莱着握手的画面胜过单薄的一句“合作愉快”。如果你留心收藏的话,表情包还能让你瞬间掌握数百种“谢谢老板”的方式。
表情包正逐渐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成为日常交流中曝光量极高的沟通方式。
根据微信提供的官方数据,每个月有超过6. 97亿人活跃在微信及海外版Wechat上,他们每天要发送数以亿次计的表情。而这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情绪激烈的“大哭”和“大笑”,代表喜悦的“呲牙”表情仅在2014年的QQ平台就发送了超过10亿次。
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表情俨然已经成为通用全世界的语言,并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就在去年底,牛津词典还将“喜极而泣”表情符号评选为201 5年年度词汇。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喜极而泣”是2015年全球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这个表情“代表了享乐主义和抑郁症在一代人身上的撕裂、几近饱和的大众娱乐和壮观的杀戮间的撕裂一一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纪”。
事实上,这个虚拟世界里也开始建立一种从现实中投射而来的“文化”。当宫廷剧开始流行的时候,表情包里也更多地出现。娘娘”“皇上”为主角的表情;当时装周快要开始的时候,服装设计师也开始为Bitmoji表情里的小人儿设计漂亮衣服,让它们穿上Kenzo的毛衣,背着MichaeL Kors的新款包包,替新款服装做流量预测。
也许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用表情来表达窿我,表情世界里的数据也隐藏着许多微妙的真相,比如“谢谢老板”要比“老板你再不发红包我就要退群了”的发送次数更多,而在QQ平台的统计中,在不必谈工作的周末及其他法定节假日里,人们要比日常工作日里更喜欢发送“愤怒类”的表情。
表达喜怒哀乐的表情正在变成赚钱的战场,成功赚到钱的表情包并不少。名媛金•卡戴珊的表情应用Kimoji售价1.99美元,在上线之后不久获得了每秒9000的下载量,这让卡戴珊每分钟获得100万美元的进账。而篮球明星斯蒂芬•库里的表情应用StephMoji在上线三天后就超过了Kimoji,成为分分钟都能赚钱入账的热门表情包。
虽然在微信表情公共平台上,绝大多数表情都是免费下栽使用的,但这些由十帧画面组成的动态表情,也正在逐渐成为能够赚钱的生意。微信表情平台2015年12月2日正式开放了给表情艺术家赞赏的功能,截至2016年5月1日,已上架的1500套表情中,有92%的表情开通了赞赏,累计赞赏金额超过人民币409万元,平均每次赞赏2元人民币。
尽管表情包似乎正在逐步占领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有趣的是,在这个愈发热闹的表情世界里,真正身处其中的人却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失落,表情设计师孟繁琦说,10年前刚开始做表情的时候,她要花费大量心思琢磨面部表情,因为起初以为表情取胜的关键“靠脸部细腻微妙的变化”,她要琢磨如何在8帧的画面里尽可能表现复杂的情绪,但近些年的表情下栽和发送数据让她发觉,“浮夸的肢体语言”更受欢迎,“哭也分很多种,默默流眼泪的啜泣就不如满地打滚的哭法受欢迎”.现在最受欢迎的表情追求的是“一眼就看明白”,只要一个夸张的图片配一句简单易懂的文字,“恨不得2帧就画完了”,复杂的表情反而不容易受欢迎。
所以,在打开聊天窗口,看到表情包里一片情绪高昂的狂欢时,她说她其实更怀念那个“认真说话一的过去,不过这种情绪要怎么说出口呢?最后,她还是发来了一个表情,一个小狐狸无奈地耸耸肩,摇摇头。
(《中国青年报》2016年09月14日11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网络上和朋友聊天,直白地调侃不如使用扮成清朝后富妃嫔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的表情包来得更有效。
B.同一个意思,表情包里有海量的选择,比如“谢谢老板”每个人极短时间里都可以掌握数百种。
C.牛津词典紧跟时代,给“喜极而泣”这个表情的定义是“代表了享乐主义和抑郁症在一代人身上的撕裂、几近饱和的大众娱乐和壮观的杀戮间的撕裂一一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纪”。
D.QQ平台统计数字表明,人们日常工作日几乎不会发送“愤怒类”的表情,在不必谈工作的周末及其他法定节假日里,则可以随意选择。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聊天表情只限于是熟人之间的调侃寒暄,要谈正事儿的时候还是不用或者少用为佳,以免造成误会。
B.微信上每个月有6. 97亿用户,他们每天要发送数以亿次计的表情,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情绪激烈的“大哭”和“大笑”。
C.表情包的流行可以说就是网络社会的一场集体狂欢,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但人们不再“认真说话”了值得深思。
D.牛津词典将“喜极而泣”表情符号评选为2015年年度词汇,是因为它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航“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节选自《别了,“不列颠尼亚”》)

材料二:

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金庸宣布就此封笔。金庸用他所写的14部小说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写就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家国情怀不仅体现在小说里,还体现在现实中。

早在14岁那年,金庸目睹了国家凋敝,就立志成为一个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官,然而命运多舛,金庸未能实现梦想,而是做了一名记者。可他依然心系祖国。

1949年,国民党败走台湾,留下一批飞机在港。当时香港还是英国人的地盘,国民党方面又发动关系游说英国人把飞机移交给台湾。这时候,金庸挺身而出,靠着自己在香港新闻界的名声为新中国仗义执言,在《大公报》上发表多篇社论为***说话,援引国际法侃侃而谈,最终为内地争得了这批飞机。

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对他的武侠小说赞不绝口。金庸曾对朋友说:“几十年了,我最佩服他的风骨。这样刚强不屈的性格,真像我武侠小说中描写的英雄人物。”邓小平对金庸说了一番很重要的话,那就是中国准备收复香港,并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金庸很激动,连忙回应:“这方针政策好,香港人和国际友人都能接受。”回到香港后,

金庸逢人便说内地好,还在《明报》大力宣传香港回归祖国。后来撒切尔夫人曾单独会见金庸,希望他为英国说话,反对香港回归。金庸果断拒绝了,并坚定表示站在中国政府一边。

世人常感叹,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刀光剑影、风云变幻多么精彩,殊不知,金庸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多么精彩。他以如椽之笔,书写家国情怀,以铁肩担道义,以妙手著文章,开创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享誉海内外华人社会。金庸先生赤子丹心,侠肝义胆,其文采风范永为世人景仰。

(选材综合“百度百科”等资料)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精确地记录了英国管治香港的时间,意在告诉人们,这段屈辱历史是刻骨铭 心的,语言含蓄而有分寸。
B.材料二金庸封笔之时,用自己14部小说名字中的第一个字组成一副对联。可知金庸一生共写了 14部武侠小说。
C.材料二在香港回归问题上,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都会见了金庸,金庸态度鲜明,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D.材料二人们对金庸的了解大多是对他文笔创造的武侠世界的了解,而很少了解到他以铁肩担道义的一面。
【小题2】请结合材料,概括金庸先生令人感动的优秀品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字危机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化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字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了新的含义。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 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
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
【小题1】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
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形。
C.与音素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D.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单词的过程。
B.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
C.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
D.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该属于“提笔忘字”的现象。
B.网络流行的新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文化含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语的美感。
C.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在键盘时代,作者认为讨论继续简化汉字或恢复繁体字没有意义。
D.汉字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在作者看来,汉字危机的说法危言耸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杂技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崔亚娟

杂技虽然并不是仅限于国内的艺术表演形式,但中国杂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国杂技艺术是当代人的重要使命。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包括杂技艺术在内的文化艺术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当代杂技艺术应当始终坚持创新的创作方向,从传统文化、姊妹艺术中汲取、吸收有益元素,借助现代媒体技术手段,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在细节上精雕细琢,在内涵上提升品质,实现杂技艺术的创新发展。

继承是创新的源泉。在悠久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杂技艺术形成了很多独特而宝贵的技术、技巧与特色。应当始终坚持“去芜存菁、去糟取精”的艺术原则,对传统杂技艺术中的精华加以继承与发扬,使之成为当代杂技艺术中的“内核”和主体构成,使传统杂技的技巧、原则、规律在当代杂技艺术中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当代杂技应当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有持续开拓创新的动力和后劲。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杂技中的精华部分,如传统杂技中的蹬技、顶技、手技、车技等技巧以及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可以将这些巧妙地融入到当代杂技艺术表演之中,形成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可以从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寻找杂技艺术创作的灵感,如将一些传统故事引入到杂技表演中,提升杂技创作的文化品质。

杂技艺术本身就是一项融汇了多类型艺术特色的艺术形式,融合是创新的重要途径。任何一项艺术都不可能是完全孤立存在的,杂技艺术与音乐、戏剧、舞蹈、武术等姊妹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杂技艺术应当充分发挥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艺术特质,从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之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成分,使之为己所用,成为自己的艺术特色与亮点,吸收和借鉴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艺术元素,最终实现当代杂技艺术的创新发展。

在杂技艺术事业中,可以设置一个个的发展目标作为艺术创新的努力方向,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通过有效的创新手段来不断地实现这些目标。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当代杂技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更加便利的艺术手段。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借助绚丽的灯光、多变的音乐、精良的设施设备,实现杂技艺术的艺术突破,创造出更加绚丽精彩的艺术效果,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的艺术享受。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杂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杂技是无国界的艺术。
B.传统杂技艺术中的精华应该在当代杂技艺术中得到继承与发扬,焕发出新的光彩。
C.任何一项艺术都不可能是完全孤立存在的,杂技艺术融汇了多种类型艺术的特色。
D.设置了一个个发展目标,就能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通过有效的创新手段来不断实现。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传承中国杂技艺术是当代人的重要使命。
B.文章第二段主要阐述“当代杂技艺术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总领下文。
C.文章的主体层层递进,由主到次分别从继承、融合、发展三个方面论述。
D.文章在论述时既有理论上的探讨,也有具体措施的分析,如将传统故事引入杂技表演。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包括杂技艺术在内的文化艺术事业之所以获得空前的繁荣,完全得益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B.当代杂技巧妙地融入传统杂技中的蹬技等技巧及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会形成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
C.杂技艺术应当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只要从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之中汲取成分,就会面目一新
D.发挥了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就能实现杂技艺术的全面突破,创造出更加绚丽精彩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