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21 11:49: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③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也许他在为过去哀伤,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
④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A.①对偶 ②拟人 ③设问 ④反复
B.①对比 ②比喻 ③反问 ④排比
C.①对比 ②拟人 ③借代 ④反复
D.①对偶 ②比喻 ③设问 ④排比
同类题2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康桥”“橘子洲头”“兰亭”“褒禅山”中选择一个为开头,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
要求:(1)体现景点的特征;(2)句式与例句一致;(3)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同类题3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判断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狼嗥)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像山那样思考》)
——运用排比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气势,多方面列举狼嚎对多种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突出狼在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对深刻的生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B.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致橡树》
——作者采用两组博喻,分别写出了以“橡树”为象征的男子,他阳刚、坚定、顽强、傲然不屈;以“木棉”为象征的女子,她集美丽、柔弱、英气于一体。
C.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获得教养的途径》
——采用形象的比喻,又照应前文“真正的教养……永远都在半道上”,生动地说明为获得教养的阅读能使人不断进入新境界。
D.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相信未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手指”比作“排浪”,把“手掌”比作“太阳”,把“曙光”比作“笔杆”,形象地抒发诗人的豪迈情怀,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
同类题4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2分)
雨巷 康桥 橘子洲 大堰河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同类题5
下面是一幅春联的上联,请完成下联。(2分)
东风轻拂千山绿,
。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
诗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