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20世纪初,英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加入了()
A.协约国B.同盟国
C.北约组织D.华约组织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1871年,奋发图强半个多世纪的德国终于统一。……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这里“一败涂地”的战争指( )
A.反法同盟的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普法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没有忘记,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

——1942年4月28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

材料二:“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罗斯福总统在二战中的一次演讲

材料三:“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

——1942年罗斯福时美国民众的广播演说

(1)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

(2)列举在二战中“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两则历史事件,并由此写出二战的性质。

(3)你认同材料三中罗斯福的观点吗?请用两则外交史实来论证。

(4)上述材料给我们有何启示?

当前题号:4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以下关于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四种演变趋势,你认为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
B.和平制度→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
C.两极格局→欧洲、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
D.西欧、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凡尔登战役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德国——慕尼黑阴谋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萨拉热窝事件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D.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英国获得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德国统一后不久,德王威廉二世提出:“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材料二: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灾难……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并且最终大大削弱甚至破坏了欧洲遍及世界的势力和影响

 ——美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掏空德国人的腰包”。而英国首相劳和乔治则说:“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我们将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重新恢复生机。”和会最终通过了《凡尔赛和约》。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说这是“一场灾难”?
(3)材料三中法国和英国对待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斯大林说:“在一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一战后建立的这种“和平制度”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殖民主义体系C.资本主义体系D.社会主义体系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