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社会生活
- 人类生活的世界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世界历史
- 文明探源
-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 近代世界的发展
-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 + 二十世纪的世界战争
-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 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 冷战时期的世界
-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下面是1929—1933 年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从表中最能反映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A.首先爆发于美国 | B.范围特别广 | C.持续时间特别长 | D.激化了阶级矛盾 |
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内战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经济大危机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
C.德国——慕尼黑阴谋 |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 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 D.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材料二中的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说这是“一场灾难”?
(3)材料三中法国和英国对待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19世纪末,英国获得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德国统一后不久,德王威廉二世提出:“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材料二: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灾难……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并且最终大大削弱甚至破坏了欧洲遍及世界的势力和影响
——美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掏空德国人的腰包”。而英国首相劳和乔治则说:“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我们将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重新恢复生机。”和会最终通过了《凡尔赛和约》。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说这是“一场灾难”?
(3)材料三中法国和英国对待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斯大林说:“在一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一战后建立的这种“和平制度”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B.殖民主义体系 | C.资本主义体系 | D.社会主义体系 |
(扭转时局的联合)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但为了共同目标,它们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联合”的共同目标是( )
A.摧毁法西斯 | B.规划战后格局 |
C.建立联合国 | D.结束美苏冷战 |
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
阶段 | 时间 | 概况 |
第一阶段 | 1939年至1942年末 | 德日法西斯国家获得胜利和扩张 |
第二阶段 | 1942年末至1943年 | 反法西斯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 |
第三阶段 | 1944年至1945年 | 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 |
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 B.所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 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 | D.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历史事件是 ▲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 B.诺曼底登陆 | C.德黑兰会议召开 |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